搜索
当前位置: 文学范儿 > 专业文库 > 3号文库 > 正文

宗旨意识方面原因分析【七篇】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原因分析(reason analysis )是20_年公布的管理科学技术名词。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宗旨意识方面原因分析【七篇】,欢迎品鉴!

【篇一】宗旨意识方面原因分析

  自“不忘实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本人自觉参加各类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同分管部门及联系村居广泛征求意见,共排查出问题8条,全部做到即知即改。现个人检视剖析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深不透。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功夫不够,想起来就学学看看,一忙起来就总以工作忙为借口抛之脑后,束之高阁。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理解不深,学习不够。比如,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的学习只停留在镇里组织的学习及村里党员活动日带着学过,其它时间自学、主动学少之又少。

   2、认真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党委决议决定存在慢作为,创新意识不强。有时会安于现状,有求稳、有怕出问题的思想存在。总觉得自己在乡镇也干了十几年了,一定程度上工作上的那种激情、闯劲、拼劲慢慢丧失,精神状态也出现了懈怠,对于上级党委安排的工作表现为,对得心应手的工作就抓得多一些、实一些,而难度大、见效慢的工作就抓得虚一些、少一些。有时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就做什么,有时产生的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比如,年底区委观摩岭西特色村,受领任务后,首先想到的是到时别误事,粗枝大叶求速度,而不是精益求精求质量,在处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上,降低标准,放松要求,僚草应付代替严谨作风;创新意识不强,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导致特色村不精、不细,无特色,缺乏深入思考,只是盲目推进。

   3、对党安排的部分工作不细不实。工作不深不实。在信访维稳方面,重信访、不重化解,不能对信访问题深入查找原因,只求在表面上息事宁人。比如,对岭西4组土地确权问题,前期调查不深不实,只是安排给村里和农服中心人员处理。跑到市里上访了才重视,不能够主动靠前,耐心细致去做上访人工作,争取信访对象的理解与支持。

   4、在重点难点工作上,为难情绪严重,担当意识缺乏。工作中缺乏担当,存在怕苦为难情绪,缺乏钉钉子精神。在岭西增减挂钩拆迁方面,党委政府要求年底之前一定要完成409亩增减挂钩任务。面临还有160户没有及时拆除的情况下,借口政策复杂,工作组人员少,担心会出现信访问题等原因,导致畏难情绪严重,致使到元月份还没有完成验收任务。

   5、“四风”意识淡薄,没能根深蒂固。

   一是理论功底不扎实。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不系统、不深入、不完整,吃老本;对新时期的党的创新理论一知半解,浮于表面,浅尝辄止。学习上存在形式主义,为兴趣爱好而学习的时候多,为解决问题而学习的少。比如,对“四风”的学习理解,只是一阵风,时间长了,总是客观上强调工作忙、压力大和事务多,对学习和理解不耐心、不耐烦、不耐久,导致“四风”意识淡薄。

   二是工作重形式不重实效。在工作推进上,注重工作安排布置,不能积极抓好跟踪落实。比如,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虽然也联系拜访了一些客商和企业,但大多都是“走马观花”,向客商介绍介绍区位优势、优惠政策等,不能做到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做好与客商的长期交流沟通,抓住线索不放手,看紧盯老,工作浮于表面,导致目前自己的招商引资工作效果不大。

   6、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方面。自我约束不力。比如,有参与吃请现象,总认为大家都是自己掏钱,有的是老同学、有的是老同事,在一起聊聊天、叙叙旧,没有什么大不了,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主动回绝。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1、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存在重日常业务工作、轻政治理论学习的倾向,没有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境界的自觉行动,即使抽出时间学习,也是片面地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现学现用多、学而备用少,认为基层干部学习政治理论不太实用、不大需要,抓好落实就行,业务学习上满足于一般文件、时事政策,缺乏深学苦读,缺乏系统学习。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时,也经常是以干代学,没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2、理想信念不坚定。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虽经党培养多年,但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没有经历过艰苦岁月的磨砺,对党的性质、纲领没有切身体会,很少去思考“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更多的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不能从更高的层面去思考和理解我们做工作是为了什么。加上平时忙于事务,放松了思想武装,认为理想信念是比较虚的概念,与自己实际从事的工作关系不大,其实自身存在的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还是理想信念缺失。

   3、党性修养不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慢慢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党性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逐渐减弱,很多时候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总觉得自己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也吃了不少辛苦,责任心、事业心还过得去,自觉不自觉淡化了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发挥得很不够。

   4、服务群众宗旨意识淡薄。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公仆意识淡化,没有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对群众比较关注的问题,不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而是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错误思想。对群众来访,心理容易产生厌烦情绪,特别是对一些信访老户、缠访户始终抱有一种偏见,总认为他们是在胡搅蛮缠,是在强词夺理。这种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拿自己的标准去评价别人,本身就是缺乏为民服务意识的具体表现。

   三、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1、强化学习教育。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重点学习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新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积极参加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同时,坚持学习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围绕新城规划建设、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等,虚心向书本学、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在实践中学,在实干中学,不断增强自己开拓创新、务实奋进的自觉意识。

   2、增强党性锻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始终同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切实开展好“三进三帮”活动,深入基层村组,倾听群众呼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将群众需求作为自己的工作要求,对所包的村,做到所有低保户、困难户全部走访一遍,倾听意见,宣讲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使其尽早脱贫。同时,工作中,还要多与身边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学习,坚持把做好每一项工作都当作一次党性锻炼的实践,把做优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当作党性锻炼的一个细节。

   3、转变工作作风。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工作中做到考虑问题三思而后行。信访工作中,对重点稳控对象进行一次全面深入排查梳理,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包保化解方案,确保做重点稳控对象工作家家必到,变上访为下访。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切实落实一线工作法,坚持每天深入工作一线或帮办工程现场,每周六督办会办推进重要事项,按照“今天再晚都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工作要求,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工作任务。积极应对突发问题,做到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置,第一时间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4、加强工作创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现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促进工作成效的不断提高。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始终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新城党工委、管委会各项决策和部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在党政办工作中,进一步细化、量化、简化办事流程,方便群众办事;优化完善工作方式方法,当好班子成员之间的“连心桥”;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当好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的参谋助手,让新城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来龙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5、加强自身修养,增强自省意识。对照职责要求,找准在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和工作成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即知即改,真正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民掌权、为事业用权,让人民就满意,使组织认可。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认真学习中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按章办事,自觉把自己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加强自我约束,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人,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以上对照检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在以后工作中,我将认真加以改进。

【篇二】宗旨意识方面原因分析

  (一)群众立场不稳,思想上背离群众。一是认不清“我是谁”。部分基层党员干部认为自己是凭“本事”考进来,凭“能力”留下来,凭“业绩”升上来的,自视高人一等、胜人一筹,抱定特殊身份,将群众当“仆人”而不是“主人”,摆不正位置、认不清身份。前不久媒体曝光浙江余姚三七市镇某领导下乡视察水灾,因穿高档鞋子,由年近六旬的村书记将其背进灾民家里,这是典型的“官本位”思想。二是不明白“为了谁”。有的党员干部对领导、对富豪、对自己负责,对领导交办的任务有条件要完成、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落实领导意见不过夜;对企业家和富人的困难和难处,能想之所想、急之所急;对自己的政治前途视若生命、精心呵护;而对群众则是冷若冰霜,能推就推、推不掉就躲、躲不了就拖、拖不起就唬,对群众的诉求和疾苦不闻不问,不理不睬。三是不知道“依靠谁”。一些基层干部在贯彻上级政策、执行法规过程中,不动员、不依靠群众,不顾群众主观意愿,热衷于行政命令,依靠行政权力,用蛮力强行推进工作,导致一些利民惠民政策得不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进而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和党群干群关系的隔阂。

  (二)工作本领不强,行动上远离群众。一是贪大求全,吹高群众“期望值”。有的干部能力不大、口气不小,沉迷于做规划、绘蓝图,将规划做的很“丰满”,给人民群众开出了一长串的“期望单”,然而最终的结果却很“骨感”,难以兑现承诺,让群众的真实感受与期望值之间产生巨大反差。二是花拳绣腿,降低群众“幸福感”。有的干部在作表面文章、玩数字游戏、建形象工程、树政绩工程上有一套,而在领导地方科学发展、带领群众致富上力不从心、缺谋少策,地方看不到发展、群众生活看不到变化,群众难以从发展中得到实惠和满足,幸福指数难以提高。三是表里不一,达不到群众“满意度”。少数基层党员干部作风漂浮,台上讲一套、台下做一套,对别人一套、对自己一套,对上一套、对下一套,表里不一、言行不一,难以赢得群众的满意和信任。

  (三)朋友“圈子”不广,生活上游离群众。一是攀附权贵,构筑“升官网”。有的基层干部热衷于结交比自己更有权力、对自己仕途有帮助的“贵人”,有事没事喜欢向“领导”汇报工作和思想,想方设法铺设自己的“登天梯”,构筑自己的“升官网”。二是结党营私,构筑“利益网”。“同利为朋”,部分基层干部以利害得失为标准,乐于结交同僚、富商,采取权权交易、权钱交易,不断整合“资源”,为一己之私利相互吹捧、相互拉拢,相互勾结、相互利用。三是拉帮结派,构筑“保护网”。少数党员干部搞“小团体”、立“小山头”,以圈子划人,以人划线,精心编织网络,对圈外的人,则视为异己,竭力排斥;对圈内人包庇纵容、打埋伏、互相保护,抱团“过冬”。

【篇三】宗旨意识方面原因分析

  按照**党委《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工作方案》要求,我把检视问题贯穿主题教育的全过程,紧扣主题,撰写了检视剖析材料如下。

   一、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照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我发现自己在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表现为:学的不全面,学的不到位,难以甚解。不全面,反映在学习上不系统,学的东西较多,但融汇贯通不够。

   二、解放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作为一科之长,能够积极响应组织号召,积极参于并协助党总支带领党员带头开展活动。工作中能严格的按岗位责任制要求自己,摆正工作关系和自己的位置,坚持在上级党委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落实各项工作,不足之处表现在:思想还不够解放。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工作还不够深入。

   三、为民服务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我能够坚持尽心尽力为职工服好务扎扎实实为职工办实事的原则,深入职工家中了解情况帮助职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不足之处表现在:工作中创新意识不强,与群众的交流还太少。

   四、产生问题的原因剖析

   主要是学用结合还不够到位。认为自己的工作经验足以做好日常工作。但是仍存在主动学习少、深入研究少的问题。

   五、努力的方向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工作能力。

   1.学习政治理论和党务知识,提高政治素质学习好政治理论是做好政治工作的前提。自己虽然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是还不够全面和系统,必须进一步学习政治理论,主要学习《***关于重要论述选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平时还注重将有关理论应用到退管工作、日常活动和政治学习中去。

   2.学习退管业务知识,提高管理能力。

   要做好双退职工和工私亡遗属的工作,必须从认真学好退管业务管理知识,今后要继续虚心学习退休管理、工私亡遗属工作和开展日常活动的宝贵经验,注意收集信息,针对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及时采取措施,并在工作中不断充实提高。

   (二)增强服务意识,把退休职工放在心里。

   我要切实转变思维方式站在群众立场谋划工作,多为退休职工和工私亡遗属办好事,调查研究和实践工作经验,建立起联系的长效机制。牢固树立敬业钻研、尽心服务、扎实工作的良好导向。

【篇四】宗旨意识方面原因分析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当前,如何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已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当前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薄,不愿联系群众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愿意联系群众:现在交通便捷了,到基层去却少了;通讯发达了,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往上面跑得多了,往下面跑得少了;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群众意愿关注不够,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高高在上,疏远群众。

  2.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素质能力不强,方式方法滞后,不善于联系群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逐渐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呈现个性化、复杂化特征,平衡各种利益诉求难度增大。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缺乏实践锻炼,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相对较弱。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虽然知道干群关系的重要性,但对基层情况了解不深,解决复杂性问题缺乏招法。

  3.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下基层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新形势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意识。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做客”思想严重,没有主人翁意识,下基层一阵风,不能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只在面上走一走,很少到农户访贫问苦;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当做应付上级考核检查的形式,对基层群众提出的问题,能推则推,不解决实际困难。

  4.制度机制不够健全,引导渠道、联系载体等制度机制不够完善

  近年来各地制定了不少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但有些制度存在不足和缺陷,缺乏真正落实的可行性,比如:原则性的规定多,具体操作性不强;软性要求的多,硬性规定的少,特别是贯彻执行制度的监督保障措施不得力,使一些很好的制度未能真正得到落实。[1]另外,密切联系群众,“怎么联系”、“联系什么”,也缺乏规范运作的程序。

  二、原因和难点分析

  1.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化,对群众缺乏感情,对群众生活疾苦漠不关心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党员领导干部成长和工作的环境比以往变得更加复杂,更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蚀,容易淡化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的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忘记自己是群众的公仆,以掌权者自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还有些领导干部总想着升迁,只愿意做能出风头、出政绩的“大”事,不愿做艰苦细致、服务群众的“小”事,对群众生活疾苦漠不关心,不想面对群众。

  2.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担心群众过多提意见、提要求

  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总觉得自己比群众高明,把群众看成是“大老粗”,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认为群众是决策的执行者、实施者,无须听取他们的意见,在做决策、定工作过程中,不事先调查研究,不注重汲取群众智慧;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没有养成依靠群众的习惯,反而出于怕群众参与会复杂添乱、怕群众知情会提意见、提要求等各种心理,能不让群众参与的尽量不让群众参与。

  3. 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盲目追求政绩,损害人民群众利益

  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唯上是从,在处理一些问题时,迎合领导的意图, “凡是领导打招呼的就去做、凡是领导机关希望看到的就去干”, 甚至欺上瞒下、弄虚作假,不管切不切合实际,不管符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当做应付上级考核检查的形式,根本不注重实际,不关心群众疾苦、不解决实际困难;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即使身子下了基层心还浮在上面,下基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甚至增添群众负担,损害群众利益。

  4.一些地方联系群众工作监督弱化,考核不力,查处不严

  目前各地对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缺乏严格的监督,考核不力、查处不严:一是监督尺度不规范。目前各地联系群众的制度,软性要求多,硬性规定少,实际操作中随意性大,难以把握。二是运作程序不规范。联系群众“联系什么”、“怎么联系”,缺乏规范运作的程序,落实不到位。[2]三是督查考评不规范。监督考核缺乏量的规定与质的标准,手段过软,执行难以奏效。四是监督不力,查处不严。对做的不好的、甚至是犯了错误的党员干部,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查处不力,导致一些党员干部在处理群众工作时缺乏耐心,缺乏热情,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

  三、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对策建议

  1.大力加强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坚持和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获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执政基础。当前,要利用多种形式,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大力进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把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放在首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终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只要我们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解决群众困难,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我们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2.加强培训锻炼,进一步提升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

  群众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做群众工作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要把提升能力作为群众工作的关键。当前,一是要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要宣传动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一线接“地气”、经风雨、增见识,在实践中提升群众工作的能力。

  3.建立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平台,确保党员领导干部更好的联系群众

  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一要建立健全政策导向机制,用导向转变带动作风转变。要改革完善目前的干部政绩评价标准,把能否联系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本职责,纳入到考核体系之中,根据领导干部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表现选拔任用干部。[3]二要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当前特别要在健全和完善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加强监督等制度机制上下功夫。三要健全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民主听证制度,完善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制度,为群众表达意愿、参与重大决策提供平台。

  4.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维护群众权益制度,要把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群众工作的立足点

  当前,一要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的各项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二要建立健全便民服务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的制度和平台。要在过去已有制度机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制度机制,提升服务水平,要把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群众工作的立足点。

  5.切实加强监督考核,确保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当前,一要完善监督查处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加强专门机关监督查处工作的同时,还要通过聘请社会各界的代表和群众代表为监督员,有效发挥人大、政协、新闻舆论和群众等的监督作用。二要完善监督考评机制。要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民意调查、满意度测评等形式,切实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工作的动态考评,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立足实际、服务群众。三要完善奖惩问效机制。要客观、公正地运用考核结果,要把联系群众工作的好坏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提拔任用、表先评优、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对作风粗暴、滥用职权等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要依法依纪坚决查处,该整改的要整改,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法办的要法办。要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机制,确保广大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各项制度落实到位,真正形成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篇五】宗旨意识方面原因分析

  一、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具有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在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还存在差距,在培养自己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上还有些停留在表面,未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

  (二)宗旨观念不够牢固。从思想上来看,自己对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总以为自己对公安工作比较熟悉,有时对待来访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就嫌麻烦,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好,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以致自己为民服务的意识淡化,未切实做到为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三)对业务知识不够钻研。表现在: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上级机关和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认为自己已有

  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了,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的出现再想办法解决。对自己所干工作的业务和知识的学习放松了要求,没有自我加压和扩展自身价值的前瞻性。

  (四)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省得惹祸上身。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对政治学习“走过场”。停于形式,敷衍了事,在政治学习时存在应付心理,没有把参加学习和主动接受思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来认真对待。因此,在看问题、想办法上敏锐性不强,前瞻性不够,只是立足目前,不能放眼未来。在大是大非面前还尚能正确把握,但在小节方面就得过且过,不能从严要求自己。平时虽然经常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理论,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毛泽东思想,没有意识其思想的精髓,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

  (二)工作方法简单。只安于表面,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就可以了,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没有创新精神,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存在的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时把工作作为负担,未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

  (三)在工作作风方面不够实,怕麻烦、怕辛苦,只讲“过得去”,不讲“过的好”,公安工作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有时对工作存在着较多的麻烦情绪。在对待这样的问题上,自己还存在一些错误的想法,从而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加强学习,增强素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国家公务员,要不断加强学习,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提高为服务对象搞好服务的能力。以服务对象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高低的检验标准。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上努力做到:一是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二是立足于工作进步和自身全面发展,广泛学习一切有益知识。加强对履行当前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把这些方面的学习同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既学习与自己的业务有关的专业知识,也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多学习一些反映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新经验,做到“专”与“博”相结合,求知与修身共进步,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高。三是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实践学习,还要注意向上级领导和同志们学习,不断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践,用实践来检验和提高学习的成效,做一名学习型、知识型、实干型相统一的公安民警,以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杜绝以管理者自居、目无群众、态度蛮横、“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

  (二)再修条令条例和规章课,切实从思想深处摒弃一切不利于工作、不利于管理的错误想法,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

  确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思想,确立依法治镇、从严治吏的思想,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民警。

  (三)牢固树立大局观念,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自己作为一名民警,是全局“大棋盘”上的一个棋子。自己的一言一行,每一项工作将不折不扣地站在全局的角度、集体的高度上去考虑、去实践。在外面场合说话、办事要都要维护公安局的形象,决不发表有损单位的言论;履行本职工作,时刻注意警容风纪,坚决不让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在自己身上和委内工作中出现。始终坚持全局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全局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真正沉下心来干好所做工作,勇于吃苦,勇于奉献,不等不靠,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努力把所负责的工作做好。

  (四)增强组织纪律性,自觉加强组织纪律性修养。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遵守党章,按党章的规定去做,勇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坚决的斗争。自觉坚持和遵守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时刻想着大局,处处顾全大局,当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党的利益和全局利益发生矛盾时,自觉地服从大局。一方面自己身体力行依法办事,一方面敢于同违法乱纪的现象作斗争,自觉维护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的严肃性,做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带头人。

  总之,我们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存在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重点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以新的作风促进我县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发展。

【篇六】宗旨意识方面原因分析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当前,如何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已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当前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薄,不愿联系群众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愿意联系群众:现在交通便捷了,到基层去却少了;通讯发达了,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往上面跑得多了,往下面跑得少了;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群众意愿关注不够,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高高在上,疏远群众。

  2.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素质能力不强,方式方法滞后,不善于联系群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逐渐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呈现个性化、复杂化特征,平衡各种利益诉求难度增大。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缺乏实践锻炼,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相对较弱。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虽然知道干群关系的重要性,但对基层情况了解不深,解决复杂性问题缺乏招法。

  3.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下基层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新形势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意识。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做客”思想严重,没有主人翁意识,下基层一阵风,不能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只在面上走一走,很少到农户访贫问苦;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当做应付上级考核检查的形式,对基层群众提出的问题,能推则推,不解决实际困难。

  4.制度机制不够健全,引导渠道、联系载体等制度机制不够完善

  近年来各地制定了不少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但有些制度存在不足和缺陷,缺乏真正落实的可行性,比如:原则性的规定多,具体操作性不强;软性要求的多,硬性规定的少,特别是贯彻执行制度的监督保障措施不得力,使一些很好的制度未能真正得到落实。[1]另外,密切联系群众,“怎么联系”、“联系什么”,也缺乏规范运作的程序。

  二、原因和难点分析

  1.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化,对群众缺乏感情,对群众生活疾苦漠不关心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党员领导干部成长和工作的环境比以往变得更加复杂,更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蚀,容易淡化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的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忘记自己是群众的公仆,以掌权者自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还有些领导干部总想着升迁,只愿意做能出风头、出政绩的“大”事,不愿做艰苦细致、服务群众的“小”事,对群众生活疾苦漠不关心,不想面对群众。

  2.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担心群众过多提意见、提要求

  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总觉得自己比群众高明,把群众看成是“大老粗”,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认为群众是决策的执行者、实施者,无须听取他们的意见,在做决策、定工作过程中,不事先调查研究,不注重汲取群众智慧;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没有养成依靠群众的习惯,反而出于怕群众参与会复杂添乱、怕群众知情会提意见、提要求等各种心理,能不让群众参与的尽量不让群众参与。

  3.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盲目追求政绩,损害人民群众利益

  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唯上是从,在处理一些问题时,迎合领导的意图,“凡是领导打招呼的就去做、凡是领导机关希望看到的就去干”,甚至欺上瞒下、弄虚作假,不管切不切合实际,不管符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当做应付上级考核检查的形式,根本不注重实际,不关心群众疾苦、不解决实际困难;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即使身子下了基层心还浮在上面,下基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甚至增添群众负担,损害群众利益。

  4.一些地方联系群众工作监督弱化,考核不力,查处不严

  目前各地对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缺乏严格的监督,考核不力、查处不严:一是监督尺度不规范。目前各地联系群众的制度,软性要求多,硬性规定少,实际操作中随意性大,难以把握。二是运作程序不规范。联系群众“联系什么”、“怎么联系”,缺乏规范运作的程序,落实不到位。[2]三是督查考评不规范。监督考核缺乏量的规定与质的标准,手段过软,执行难以奏效。四是监督不力,查处不严。对做的不好的、甚至是犯了错误的党员干部,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查处不力,导致一些党员干部在处理群众工作时缺乏耐心,缺乏热情,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

  三、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对策建议

  1.大力加强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坚持和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获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执政基础。当前,要利用多种形式,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大力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把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放在首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终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只要我们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解决群众困难,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我们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2.加强培训锻炼,进一步提升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

  群众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做群众工作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要把提升能力作为群众工作的关键。当前,一是要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要宣传动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一线接“地气”、经风雨、增见识,在实践中提升群众工作的能力。

  3.建立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平台,确保党员领导干部更好的联系群众

  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一要建立健全政策导向机制,用导向转变带动作风转变。要改革完善目前的干部政绩评价标准,把能否联系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本职责,纳入到考核体系之中,根据领导干部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表现选拔任用干部。[3]二要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当前特别要在健全和完善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加强监督等制度机制上下功夫。三要健全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民主听证制度,完善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制度,为群众表达意愿、参与重大决策提供平台。

  4.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维护群众权益制度,要把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群众工作的立足点

  当前,一要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的各项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二要建立健全便民服务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的制度和平台。要在过去已有制度机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制度机制,提升服务水平,要把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群众工作的立足点。

  5.切实加强监督考核,确保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当前,一要完善监督查处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加强专门机关监督查处工作的同时,还要通过聘请社会各界的代表和群众代表为监督员,有效发挥人大、政协、新闻舆论和群众等的监督作用。二要完善监督考评机制。要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民意调查、满意度测评等形式,切实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工作的动态考评,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立足实际、服务群众。三要完善奖惩问效机制。要客观、公正地运用考核结果,要把联系群众工作的好坏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提拔任用、表先评优、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对作风粗暴、滥用职权等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要依法依纪坚决查处,该整改的要整改,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法办的要法办。要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机制,确保广大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各项制度落实到位,真正形成党员领导干部密

【篇七】宗旨意识方面原因分析

      一、基层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群众立场不稳,思想上背离群众。一是认不清“我是谁”。部分基层党员干部认为自己是凭“本事”考进来,凭“能力”留下来,凭“业绩”升上来的,自视高人一等、胜人一筹,抱定特殊身份,将群众当“仆人”而不是“主人”,摆不正位置、认不清身份。前不久媒体曝光浙江余姚三七市镇某领导下乡视察水灾,因穿高档鞋子,由年近六旬的村书记将其背进灾民家里,这是典型的“官本位”思想。二是不明白“为了谁”。有的党员干部对领导、对富豪、对自己负责,对领导交办的任务有条件要完成、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落实领导意见不过夜;对企业家和富人的困难和难处,能想之所想、急之所急;对自己的政治前途视若生命、精心呵护;而对群众则是冷若冰霜,能推就推、推不掉就躲、躲不了就拖、拖不起就唬,对群众的诉求和疾苦不闻不问,不理不睬。三是不知道“依靠谁”。一些基层干部在贯彻上级政策、执行法规过程中,不动员、不依靠群众,不顾群众主观意愿,热衷于行政命令,依靠行政权力,用蛮力强行推进工作,导致一些利民惠民政策得不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进而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和党群干群关系的隔阂。

  (二)工作本领不强,行动上远离群众。一是贪大求全,吹高群众“期望值”。有的干部能力不大、口气不小,沉迷于做规划、绘蓝图,将规划做的很“丰满”,给人民群众开出了一长串的“期望单”,然而最终的结果却很“骨感”,难以兑现承诺,让群众的真实感受与期望值之间产生巨大反差。二是花拳绣腿,降低群众“幸福感”。有的干部在作表面文章、玩数字游戏、建形象工程、树政绩工程上有一套,而在领导地方科学发展、带领群众致富上力不从心、缺谋少策,地方看不到发展、群众生活看不到变化,群众难以从发展中得到实惠和满足,幸福指数难以提高。三是表里不一,达不到群众“满意度”。少数基层党员干部作风漂浮,台上讲一套、台下做一套,对别人一套、对自己一套,对上一套、对下一套,表里不一、言行不一,难以赢得群众的满意和信任。

  (三)朋友“圈子”不广,生活上游离群众。一是攀附权贵,构筑“升官网”。有的基层干部热衷于结交比自己更有权力、对自己仕途有帮助的“贵人”,有事没事喜欢向“领导”汇报工作和思想,想方设法铺设自己的“登天梯”,构筑自己的“升官网”。二是结党营私,构筑“利益网”。“同利为朋”,部分基层干部以利害得失为标准,乐于结交同僚、富商,采取权权交易、权钱交易,不断整合“资源”,为一己之私利相互吹捧、相互拉拢,相互勾结、相互利用。三是拉帮结派,构筑“保护网”。少数党员干部搞“小团体”、立“小山头”, 以圈子划人,以人划线,精心编织网络,对圈外的人,则视为异己,竭力排斥;对圈内人包庇纵容、打埋伏、互相保护,抱团“过冬”。

展开全文
文学范儿logo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用户投搞发布,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支持IPv6 辽公网安备21010602000989号 辽ICP备2023001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