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文学范 > 作文大全 > 高中作文 > 正文

2024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文学范整理了20_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大家可以看看满分作文都是怎么写的,和自己的作文对比一下,看看思路和遣词造句上的不同都在哪里,在平常多加以练习,一定能在作文上有大的突破!

  作文试题一(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70分)


  教授拿来两根铁棍,让六个学生分别测量并判断它们长度是否相同,要求当场写出结论,不许商议。前三个学生事先已得到教授的提示,他们简单地测量后,都写下了“长度不相同”的结论。第四个学生反复测量后,看看黑板,又看看教授,最终也写下了“长度不相同”的结论。第五个学生只是拿尺子比划了一下,就写下了同样的结论。第六个学生认真测量几次后,毫不犹豫地写下“长度相同”的结论。教授走过来握住他的手说:“只有你一个人的结论是正确的。”


  要求: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铁棍识人


  两根铁棍,六人测量,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两种:长度相同或不相同。而最终的实际结果是五人说不相同,一个说相同,按照常理判断,正确答案应该是不同,但真实情况去恰恰相反,因为教授的一句话,使得原本测量铁棍的六人,反而被铁棍测量了。


  这六个人其实代表了初会的四种人,如果把他们六个人放到一起讨论问题,则前三个人一定会坚定不移地支持领导的看法,第四个人会有自己的想法,但一定会问“领导,您看……”至于第五个人则做事草率,不会有什么深刻的见解,而第六个人一定会举手提问“为什么不……?”并阐述自己的观点。最终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定是第六个人所代表的第四种人。


  铁棍识人。如果唐太宗拿着这两根铁棍询问众臣孰长孰短,并事先暗示长度不同的情况下,相信只有一人敢于拿过铁棍仔细比对,并真切地回应太宗“它们长度相同”。这个人相信大家应该可以猜到,他就是谏臣魏征。魏征是典型的第四种人,创帮助唐太宗开辟贞观盛世的中坚力量,没有他就不会有中国古代社会最繁盛的一段时期。难怪魏征死后,李世民悲泣道:“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也许他也意识到了,没有魏征在这种铁棍测试的合格者,大唐江山必将经历安史之乱,盛世不再。


  铁棍识人。如是明代的科举考试中出现了铁棍这个测试,而且主考官拿出四书五经指出上面明确说明两根铁棍长度不等,我想能够得出第六个学生那样的答案的只有李贽一人。在那个人人都张口闭口“子曰”的时代,李贽唯独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理性去判断,敢于反对孔子的权威,喊出“吃饭睡乃人伦物理”的口号。虽然他最终悲凉的死去,却不知道唤醒了多少已沉睡千里的头脑去重新思考世界。


  铁棍识人,识的是有识之士,而不是盲从于权威的愚人,铁棍只有在第四种人面前才会为得一样长。像魏征、李贽,像梁启超、孙中山、像哥白尼、伽利略,正是他们在自己的时代喊出了“为什么不……?”才使得今天的世界变得如此文明绚丽。


  做第四种人,做魏征,做李贽,让我们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铁棍测试,成为第六个学生。


  作文试题二(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为了在沙漠干旱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仙人掌把叶片蜷缩成针刺,以减少水分蒸发,在大漠中安营扎寨。沙漠大黄则向四面伸展肥硕碧绿的叶片,通过叶片上许多凸凹不平的纹理,将落到叶子上的每一滴水都导流到根部,开出娇艳的花朵。


  它们的生存方式,引发了人们许多思考:有人说,在恶劣的环境中,仙人掌和沙漠大黄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也有人说,在困境中,蜷缩内敛的仙人掌活得从容;还有人说,在困境中,舒展张扬的沙漠大黄活得灿烂……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同样精彩的生命


  不论是仙人掌还是沙漠大黄,他们都在沙漠的严酷之下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是沙漠造就了仙人掌的针状叶,也是沙漠造就了沙漠大黄的碧绿叶片。无所谓喜欢与不喜欢,无所谓伟大与不伟大,至少生命在沙漠中的每一种形态都值得我们去崇敬,就像那些在同一黑暗年代下却迥然不同的文人们,不同的生命形态,却带给我们同样的爱和感动。


  如果因为政治的黑暗与当权者的冷酷而把晋比作文化上的沙漠,想必不太会有异议,一个刚刚结束分裂的国家总是对着统一有着无比的执著。于是在这个沙漠上,便有了如仙人掌般的阮籍和沙漠大黄般的嵇康。一直很喜欢嵇康,这个“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巍峨如玉山之将崩”的奇伟男人,便如同沙漠大黄一般活的灿烂,活的潇洒。究其一生都在为了自己“不以天下私亲,宁济四海蒸民”的政治理想而骄傲的活着,于竹林中大醉,在乡舍中打铁,舒展张扬而为世界所倾倒,甚至于生命将要终止的时候还能“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当真是把生命的叶片全都舒展开来,把所有水滴都收集,所以这个如沙漠大黄般的男人被人们所赞颂。相比于嵇康,同是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就好比仙人掌沉静安稳,但依旧精彩。阮籍的八十二首五言《咏怀》,就像脱胎于屈原的“天问”,但相比其更显深度,就像是封建社会人们对于生命存在意义的极致思考,及至阮籍所写的《大人先生传》更是后世这类文章的模仿典范,或许不同与嵇康的灿烂,但是阮籍的生命却更有广度,同样精彩。


  或许近代的战事频发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文化的沙漠,而在这之中陈寅格无疑是那仙人掌,而傅斯年就更像是沙漠大黄。同是国学大儒,“傅大炮”选择了尽展枝叶以抵御沙漠,他可以当面责问蒋介石,更可驳斥自己的老师胡适,但他还是那个“史语所”的发起人,更是台湾大学历最有名的校长,就像沙漠大黄一样,恣意而无所畏惧。相比于傅斯年,隐忍的陈寅格更像是仙人掌,不追求外展的生命,只是把叶片变针,好好地教书育人,桃李天下,从当年的清华四大导师到中山大学,他的生命堪称伟大,而在完全失明膑足后,口述而成的《柳如是别传》更是那沙漠之上的完美奇艳。


  无论是风、是砂、是炎热、是寂寞,那些沙漠中的植物都不停地带给我们力量,正如不同形态的文人们所带给我们的同样的爱和感动。


  盛开在沙漠中的花


  相信去过沙漠的人一生也无法忘记沙漠大黄的美丽。在暴晒的阳光下,滚烫的沙粒中,沙漠大黄那恣情舒展的绿叶令人惊艳。相比于仙人掌的沉默,这沙漠中的花显得灿烂、自信、高傲、决绝。这般灿烂的花朵,不禁令我想到了那些在困境中毅然绽放的人生-------


  梵高用他不灭的激情,在人生的沙漠中竭力绽放出了异彩。在那个压抑而落后的年代,梵高的天分使他注定成为一个不被世人所接受的异数,也使他那一幅幅新奇的画作注定被抛弃。因此,这个天才画家一生困苦,他的人生因穷困、孤独、饱受世人的白眼而成为荒无人烟的沙漠。饶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却从未屈从、从未气馁。他用笔墨肆意挥洒着自己的理想,那些在暴日烈雨中也从未失落的天才梦。


  于是,你看到了那幅星月夜吗?即使在黑夜,他却用激情点缀了苍穹,那漫天星辉使黑夜亮如白昼,正如他灿烂的梦想。于是,你看到了那幅向日葵吗?那即使被折损的花枝,却依旧顽强地开出了令人炫目的饱满的花朵。那满目的金黄,不正是他人生的写照吗?即便身处沙漠,即便烈日使他无处可逃,但梦想依然不灭,生命依然开出了令人惊艳的花朵!这就是梵高,用那支残破的画笔绘出最浓墨重彩的人生;这就是梵高,在极端困苦的人生沙漠中,用自己不灭的激情与理想开出了灿烂的生命之花。


  林风眠用他的坚定和勇气,在人生的沙漠中依旧灿烂。作为现代画的宗师,拥有极高成就的他,也有过人生最难熬的沙漠。十年*期间,林风眠大师被无情打压,无数同他一样昔日长青的参天树木也在这漫无边际的沙漠中渐渐干枯。他惊闻好友傅雷夫妇双双自杀的消息后,痛心不已,却也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顶住烈日,在这沙漠中存活。他说在*时,他过得是“狗”一样的生活,即使如此,他的生命却从未黯淡。人如其名,他的双手被禁锢,可他的思想却在风中自由翱翔,于是他“在脑中画、心中画”,他那坚定、饱满、灿烂的思想之花幻化成了人们看到的自由、欢快的鸟,随性闲适的鹤,我们这才明白这力透纸背的正是他在困境中愈发灿烂的人生。林风眠在他人生的沙漠中,如风般狂舞,开出了令人震撼的思想之花。


  我们都看到了,那些盛开在沙漠中的花朵,以他们不屈从于命运的姿态,绽放了瑰丽、灿烂的生命,在时刻震撼着我们的双目,感动着我们的内心。


  适者生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天演论》


  自然之中,永远蕴藏着无上的哲理。草原上的猎豹为生存将自己变得强劲迅猛;天空中的雄鹰为生存将自己变得勇猛无畏;海洋里的白鲨为生存将自己变得冷血无情。这一切无不向人们昭示着一个生存之道,当我们无法改变环境时,就不得不改变自己而去适应环境。


  生存就是如此,当我们身处困境时,只有适应环境,才可能更好的生存。


  在干旱恶劣的沙漠中,仙人掌为了生存下去,将自己的枝叶化为利刺来减少水分蒸发;沙漠大黄为了生存下去,将吸收的每一滴水滋润根部,不浪费任何一点“生存的本钱”。它们都生存在恶劣的环境中,却都成为了强者,活出了自我,这足以证明适者生存的道理。


  既然适应环境就可以得以生存,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生命因为恶劣环境而灭亡呢?显然,适应环境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在冰雪常年覆盖的山谷之中,很少有植物可以生存下去,唯有雪松顶着风雪顽强地活着,为了适应这样恶劣的环境,雪松把自己的枝干变得柔韧异常,在冰雪的积压下,渐渐弯曲了,再不能恢复以往的挺拔。而其它树木则因耐不住风雪的吹打,或折断或倾倒。显然,适应环境虽然需要付出代价,但是换来的确实生存!就像雪松虽然不再挺拔,却能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存。


  只要我们肯付出代价去适应环境,那么需要的仅仅只是生存的智慧,引导自己如何去适应环境!


  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对此给了人们最完美的诠释。在一个荒芜的孤岛上,没有任何同伴与支援,只依靠废船上仅有的一点干粮、弹药、衣物,你能生存多久?鲁宾逊却凭借自己生存的智慧,摸索出岛上的气候特征,开辟出一片肥沃农田,又掌握到岛上野兽的习性,搭起来一个小牧场。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城堡,完全适应了孤岛上的环境!


  可见,善于运用生存的智慧是成为适者的必要资本。倘若书中遇难后的鲁宾逊没能镇静下来,用自己生存的智慧去一点一点积累生命的财富,总是笛福先生再充满奇思妙想,恐怕也不敢保证他能在孤岛上生存二十六年之久吧。


  当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不必面对生存的考验。但在这个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环境里,我们只有改变自己去适应它,才不会被淘汰。


  正视适应、敢于适应、学会适应,这样我们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强者,更好地生存下去!


  选择一种自己的生活方式


  热烈而崇高的生命一旦面对无法逾越的痛苦,那凛冽的人生风沙之中,如何迎接风沙,成了人们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人生遭遇困境时,不管是隐逸索居,还是张扬不羁,那都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法国有“乌托邦”,中国有“桃花源”,似乎人们在苦难的人生中,更乐意去构建一个精神的理想王国,入世不顺,却又不愿随俗浮沉,面对一个个困境,终于有人循着祖先的足迹,走回了山林,回归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搭一座木屋,于莺啼鸟啭之时,吟仰笑歌,于月白天高之夜把酒临风。回归自然,欣赏风景,那只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知道逃到踪影全无时,便成了隐者。


  因此,陶渊明有南山,卢梭有瓦尔登湖,高更有卡西提岛。在人生的困境中,有些人选择了隐逸于自然,告别喧嚣,回归内心的宁静,是一种多么智慧的生活方式!他们可能放弃了名利,却拥有了真实的自我。


  梵高,一个穷困潦倒的生命艺术家,将炙热的灵魂浇灌入艺术的生命,我常常在想,他是一个有坚韧的生命的人?命运给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将已达到人类极限的痛苦一次次的抛掷于他,面对困境,这个外形枯干而灵魂丰满的英雄,拿起画卷,一下一下涂抹生命最耀眼的光辉。那一片片向日葵的花瓣,疯狂地舞动着,不怕灿烂的明黄灼伤了旁观者的双眼,用燃烧的意志对抗所有的痛苦。当生活的风沙扑面而来,磨砺着肌肤,梵高用自己的坚强迎接所有困难的挑战。


  一个张扬而怒放的生命,终将为我们所铭记,他的精神,像那株灿烂的向日葵,给人以莫大的鼓舞。


  鸵鸟总爱在风暴来临的时候,将头埋进羽毛中,有人对这种行为报以嘲讽,有人嗤之以鼻。而事实上,鸵鸟的这种行为,也是为了保护自己,保护了自己的种族血脉,使之能不断繁衍生息。沙漠大黄能在恶劣的环境中伸展叶片,来接受更多的雨水,而仙人掌却能蜷缩叶片,防止水分散失,自然界中的种种也同样可以给人类以启示,面对困境,我们选择一种自己的生存方式,无论是隐居还是张扬不羁,不都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吗?就像那些对抗恶劣环境而生存的生物,自己有自己的智慧。


  所以,面对困境,选择一种自己的生存方式,选择一种自己的生活态度,他们都会成为一种智慧。


  作文试题三(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村头有口大井,井旁有棵大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每天清晨和傍晚,鸟儿都会看到村里人络绎不绝地来打水。喝过水的人都会称赞这井水甘甜醇美。鸟儿对大井说:“你为村里人提供了这么甘甜的井水,他们真应该好好感谢你!”大井谦虚地说:“我正想好好感谢村里人呢!”“他们从你这里取走了甜美的井水,”鸟儿奇怪地问,“你还要感谢他们?”“你说的不错,”大井又答道:“我为人们提供甘醇的井水,但也正是人们不断地来打水,使井底新鲜的活水不断地涌来,才让我始终充满着青春活力!”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符合立意的角度】


  1、要懂得感恩,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用水人感激水井,水井也要感谢用水人。


  2、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水井付出甘甜,收获鲜水。


  3、永远的爱心,永恒的生命。水井爱的奉献赢得赞誉,还获得生机;不仅使生命充满激情,还使生命绵延。


  4、即使贡献巨大,也要正确认识自己,以谦虚的态度对待别人的夸赞。


  铭记•永恒•奉献


  朝暾夕月,一花一世界;落崖惊风,一叶一菩提。繁花落尽,梦入禅声,月儿无语照尽多少悲欢离合,莲花有情,普度情海无数真挚情谊。村头的那口井,树上鸣歌的鸟儿,沉寂在那方乐土之中,追随着禅音而去,诉说着他们那最真挚的感谢和真情的奉献。


  甘醇的井水注入心里,枝繁叶茂;青春的活水涌上心头,活力四射。倘若没有他们彼此,又怎得这样的和谐?


  井水的世界,井水的天空,他把自己用奉献酿成的清泉注入血液成就了健康。也许花儿不会感觉他的伟大,也许鸟儿不会认同他的想法,但那就是永恒,即使天崩地震。即使粉身碎骨。哪怕世间还存在那仅有的气息和生命。


  还记得噩耗降临在海地的那一天,地动山摇,无数的生命,无数的笑脸,就这样在那瞬间。将一切掩埋,早已不再是欢歌笑语,早已不再是盛世繁华,只有凄楚和寂寞……


  还记得那八位维和战士在废墟中穿梭吗?转眼就不见了她们的身影,因为他们用自己的一切,在对我们做着最后的道别,记得在离国的那一刻,一个拥抱,一个挥手,甚至一个微笑,就这样在那海地的上空淡淡褪去,也许他们幻化成了一种云阻挡风雨,也许他们随风而去仅仅留下那淡淡的清香,他们知道那是自己的使命,如果时间能够停止让他们选择,结果还是会这样,因为他们选择奉献。


  曾记否长江大学的救人英雄,青春年少,风华正茂,而年轻的生命却伴随着海浪,一朵一朵的飘去,浪花会铭记他们的,海水会留住他们的,走了的是躯体,留下的确是永存。


  一样的生命,不一样的人生。或许短暂、曲折、艰难、顽强。离开的是英雄,留下的是英雄。因为他们铭记自己的责任,也许他们本并不应该自己承担,但他们却独行执着地追求自己的追求。


  梦入禅声,月儿不再无语,因为他们也在吹起奉献的口琴。落崖惊风,菩提不再沉默,因为他们也在奏起奉献的长笛。


  还是村口的那口井,依旧是湿漉漉。还是村里的那些人,依旧匆匆忙忙。一骑红尘,几多落寞,几多影只。剪不断的是那股名叫奉献的精神,留存的是那人事人情人理最真诚的永远。奉献虽已乘风归去,不一样的英雄,同样的英勇。


  爱人等于爱己


  生存下去是一个生物的最基本目标,但生存的好坏就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去经营。自古帝王明君,避战营生而赢得一夕安宁,为的是国泰民安。是民贵君轻?不,这是智慧的君王明白要善待百姓,百姓才会善待自己。人性本善,从古人类的群居不落到今日的独立国家,是善让民族繁衍至今。又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美谚,爱人的目的是付出,付出后强大的美德目的则出于爱己而随你浪迹。


  世界是一个圆,相信吗?你的付出最终会成为你的回报。人类生活在一个普遍联系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也许我们相隔万里,但究其根本我们是一类人,那就是懂得奉献的一类人。手拉手,哪怕是跨洋,我们围成一圈,那不就是推动我们走上互助的车轮吗?再次提及奥运年中我国汶川的地震,灾难面前各国同胞携手共同救助。再提近来海地、智利、土耳其的灾难中,又是爱驱动世界这艘大船扬帆救灾,维和的人员,在牺牲前,送去了帮助,牺牲后也获得了自己人生价值的无形资产。爱人最终演变到了爱己,那又何必吝惜自己的绵薄之力。


  阳光洒下,光明让人的灵魂也通往爱的彼岸;温暖也沁入人心,融化了每个人心灵上的隔阂。如今风盛的慈善募捐,从平头百姓到明星鸿儒,无论是出于什么意图,出发点是好的。因为这是一种雅淡飘香的社会风气。爱的范围无所谓大,无所谓小,一旦成为了习惯,爱的油然而生,善就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一次付出会获得人生路途光明与心灵的畅快,爱人爱己就这样简单而已。


  井水的快乐在于它不计较得失,反而从付出中解读出自己“养生”的循环之理。不患得失,不患喜悲,只求得潇洒坦然。今日曾氏农民携手央视记者救人牺牲的又一感人事例,让我们再一次唱起了奉献快乐之歌,谱写爱人又爱己的美丽乐谱。


  每当流水经过树木,是流水滋养树木耗去乳汁,而树木也是流水的价值得以体现。


  爱人就是这样的简单而平凡,却又是伟大与瑰奇;爱己就是在这样不经意下得以实现,如此单纯地收获伟大与瑰奇。


  爱人,亦云爱与仁;爱己,亦曰爱与己。


  付出快乐,奉献潇洒,有所为固有所获。


  当爱之芽抽出枝头,生命之绿点染万物,当爱之花开满枝头,美德之香飘染你我。


  永葆活力的秘诀——奉献


  它像艳丽高照下的一片浓阴,为人们带来凉爽,也使自己吸收了光热而更葱郁健壮;它犹如夏雨里的一把雨伞,为人们遮风避雨,也使自己更干净坚强;它仿佛一口源源不断的井,为人们提供甘醇井水,也使自己活力永存。它的名字,叫做奉献。


  无法忘记《唐书卷》里的那双目皆盲的老琴师,他常年默默隐居雪域高山,携着两个年少的幼徒,弹拨着那架脱皮老旧的胡琴,让时光残地在肌肤上侵蚀,刻下不能淡褪的痕迹。老琴师倾尽所有地竭力培养着幼徒,让技法与经验根植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终于徒弟们袭得一手琴技游走江湖出人头地的时候,老琴师的技艺亦终于为人所咏赞口不绝。


  那是装载满满的时间和历史的琴声,沉重灵净地从老琴师布满茧的指尖升腾出来,惊艳了世人。那声音里的激情与活力,正是幼徒在潜意识中将其挖掘而出。


  还记得那个顶天立地,把栏杆拍遍的辛弃疾。不管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感伤与沉重,还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怅意和深深的惘然,稼轩都用那根沾满了隔壁黄沙抑或梦里洒香的笔,给了多少个朝代的人们惊喜。他以慈祥从容的姿态,俯身望着茫茫边疆和匹匹青健的壮马,吟出“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感慨;他以傲然清高的眼神,走过历史的隐隐云烟。殊不知,在他为人们贡献美词妙赋的时候,他便从那里获得了令人不可思的灵感,往而又颠倒众生。


  唐太宗是华夏标榜的君主英雄,更是令人称道与歌颂的楷模。正是因了他“存百姓为人民”的思想与主张,才造就了一个繁荣而笙歌不绝的盛世;正是唐太宗亲躬民间劳作生产,关注民生疾苦,繁盛的唐代才在所有的人们心中永存。而太宗得到的,正是自身的青春与活力的永驻,肉体可以消亡和逝去,但那充满力量的一颗健康善美的一颗灵魂,却让太宗像冲破云层的旭日,永远照亮了一个昌盛的年代。


  学会奉献,就赢得了活力与激情;学会给予,就能收获重生和永存。


  


展开全文
文学范logo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用户投搞发布,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支持IPv6 辽公网安备21010602000989号 辽ICP备2023001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