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已不记得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何时何地
何种心情,也无从考证此言出自何人。每每读到这句话,内心总是
缠绕丝丝温暖,却也时常伴随着一缕莫名的恐慌凄凉。而从《林徽
因传》中感受到的,则是满满的人间四月天的温暖。
林徽因,民国时期的才女,本该是静放西子湖畔的那一枝淡然
出尘的白莲,却在全国乃至世界文坛掀起风浪,文学大家也对她赞
叹有加。本该是坐在窗前读书品茗、在家相夫教子的温婉女子,却
以惊人的坚毅谱写了人生的辉煌,甚至令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
三大才子为之痴迷倾倒。
几场梅雨,几卷荷风,江南已至烟水迷离的季节。小院里,湿
润的青苔在雨中纯净生长。好多人都在打听关于莲荷的消息,以及
茉莉在黄昏中浮动的神秘幽香。而我,倚窗而坐,一本书,一盏花
茶,一个宁静的下午,怀想那一袭素色白衣的女子。
曾以为最美的女子应当有一种遗世的安静和优雅,让人安心。
后来才明白,每个女子都要经历一段热烈,才能显露她非凡的美丽
和精致的情怀。而林徽因,便是这样的女子。她的安静不是画地为
牢,而是在紫陌红尘独自行走,听信缘分。她用她的方式,爱了这
样一个人,我并不为之可惜。她热爱着风花雪夜的浪漫,却也追求
着平淡安宁的烟火生活,最终放弃了风花雪月,与梁思成携手共度
一生。
林徽因无疑是聪慧的,也是幸运的,在度过平淡的烟火生活的
同时,被徐志摩怀想着,被金岳霖守护着。谁说没有彼此相偎共度
余生便是遗憾,她的一生,永远是那么纯净而美丽,若她是昙花,
那她便是夜间绽放得最灿烂的那朵,永远定格最美瞬间的那朵。我
爱上她了,爱她的智慧,爱她的态度,爱她的冰洁,爱她的理智.
.....
林徽因的诗,文笔清丽,若仔细品读,便会读出一丝似有还无
的哀伤。这也许与她童年时期的经历是不可分割的。虽出生于书香
门第,拥有的却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儿时的林徽因便知道,父
亲并不爱母亲,母亲心里很苦,常常背着人哭泣。所以她既怨恨父
亲的无情,却又折服于父亲的学识修养和心胸豁达;既怜悯母亲的
困境,却也怨恨母亲的哭泣使她离父亲越来越远。但这并不是终结
。尔后,对她有着双重意义的挚友在赶去听她的讲座的途中飞机失
事,英年早逝。为此,林徽因在文坛沉静了四年之久。四年后,一
篇《悼志摩》道出了她对徐志摩的缅怀之情。而在她创造的小说里
或多或少也打上了童年经历的烙印。就如其中一本小说的主人公绣
綉来说,绣綉的童年经历或多或少反映了林徽因的童年记忆,而绣
綉精神上的折磨也折射了林徽因自身受到的创痛。
林徽因在文学上的造诣很高,但在建筑学上的成就丝毫不逊色
于文学,甚至是超过。她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成为东北大学校徽图
案;与梁思成一起考察,发表了《平角建筑杂录》,合著了《晋汾
古建筑预查纪略》;组团设计的国徽图案被采用,还为人民英雄纪
念碑设计了须弥座图案。如此种种,是她的成就,也是她的骄傲,
更是她一生无悔奉献的对象。
一个出尘的女子,一个喜欢浪漫却追求烟火生活的女子,一个
在文学和建筑上有极高造诣的女子,怎么让人不爱,不恋,不念?
现世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