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文学范 > 专业文库 > 3号文库 > 正文

试卷分析范文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分析(英语:Analysis)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由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属性。下面是文学范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试卷分析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试卷分析范文

  一、试卷评阅的总体状况

  本学期文科类数学期末考试仍按现用全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应用数学基础》教学,和省校下发的统一教学要求和复习指导可依据进行命题。经过阅卷后的质量分析,全省各教学点汇总,卷面及格率到达了54%,平均分54、1分,较前学期有很大的提高,答卷还出现了不少高分的学生,这与各教学点在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省校统一的教学指导和管理是分不开的。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总结各教学点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卷面考试的质量分析,发给各教学点,望各教学点以教研活动的方式,开展讨论、分析、总结教学,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考试命题分析

        1、命题的基本思想和命题原则命题与教材和教学要求为依据,紧扣教材第五章平面向量;第七章空间图形;第八章直线与二次曲线的各知识点,同时注意到我省的教学实际学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注重与后继课程的教学相衔接。以各章的应知、应会的资料为重点,立足于基础概念、基本运算、基础知识和应用潜力的考查。试卷整体的难易适中。2、评分原则评分总体上坚持宽严适度的原则,客观性试题是填空及单项选取,这部分试题条案是唯一的,得分统一。避免评分误差。主观性试题的评分原则是,以知识点、确题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步骤为依据,分步评分,不重复扣分、最后累积得分。

  三、试卷命题质量分析

        以平面向量、直线与二次线为重点,占总分的70%左右,空间图形约占30%左右,基础知识覆盖面约占90%以上。试题容量填空题13题,20空,单选题6题,解答题三大题共8小题。两小时内解答各题容量是足够的,知识点的容量也较充分。平面向量考查基本概念,向量的两种表示方法,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的两种表示形式,与非零向量的共线条件,两向量垂直与两向量数量积之间的关系,试题分数约占35%左右。直线与二次曲线考查,曲线与方程关系,各种直线方程及应用,二次曲线的标准方程及一般方程的应用,方程中参数的求解,各几何要素的确定,试题分数约占35%左右。空间图形着重考查平面的基本性质、两线的位置关系、两面的位置关系、线面的位置关系、三垂线定理的应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所成的角、距离计算等问题。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为减轻学生负担末列入试题中(但复习中仍要求应用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该部份试题分数约占30%。三章考查重点放在平面向量、直线和二次曲线,其次是空间图形部份。故考查的主次是分明的,贴合高职公共课教学大纲的要求。

  四、学生答卷质量分析

  填空题:第1至3题考查向量的线性运算和位置向量的坐标线性运算,答对率约85%左右,其中大部份学生对书写向量遗漏箭头,部分学生将第3题的答案(-9,3)答成(9,-3)或(-9,-3)等。符号是不清楚的,反映出部份学生对向量的线性运算并非完全掌握。第4~7题涉及立体几何问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面面关系。答对率70%左右,其它学生主要是空间概念不清,不能确定线面间、平面间的位置关系。多数对异面直线的位置关系不清楚。第8~13题涉及解析几何的问题,考查曲线方程中的待定系数,直线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状况尚好,答对率70%左右。第11~13题反而答错率占65%左右,主要反映出学生对各种二次曲线的标准方程混淆不清,对几何要素的位置掌握不好,突出表此刻对二次曲线的几何性质掌握较差,不牢固。单项选取题:学生一般得分为1218分第1题选对的占80%以上,学生对平面的基本性质中的公理及推论掌握较好。第2题选对的占70%左右,学生对两向量垂直与两向量数量积之间的关系掌握较好。答错较多的是第4和第6题,其次是第5题。第5题多数错选(a)或(b),可见学生对一般圆方程用公式求圆心和半径不熟悉,同时用配方法化圆的一般方程为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和半径也掌握不好。个性是第4题平行坐标轴,坐标变换竟有33%的学生错选(b)或不选(空白),可见不少学生对坐标轴平移引起坐标变换的新概念并不清楚,对新、旧坐标的概念也不清楚。第6题不少学生错选(b),反映出学生对向量平行和垂直的条件混淆,决定两向量相等的条件也不明确,才会出现如此的错误。

  第三题:(1)题是考查异面直线的成的角及长方体对角的计算。对本题的解答约80%的学生能找到异面直线a1c1与bc所成的角,但有30%~40%的学生不习惯用反正切函数表示角度,反而用反正弦或反余弦函数表示角度,教学中应引起跑的重视。计算长方体的对角线长仅有20%的学生会用简捷方法长方体的对角线的平方等于长、宽、高的平方和。其余学生计算较繁琐。(2)题是考查证明三点共线问题。约有80%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证明,有用解析法的,也有用向量法的,也有用平面几何与解析几何综合知识证明的三点连线中,两线之和等于第三线则三点共线,反映出各教学点对该问题给出了多种证明法和思路,值得提倡。第(3)题考查根据不同的己知条件选用向量数量积的表达式。第四题:1题主要考查动点的轨迹方程,学生的解答,多出现两种方法,按轨迹满足椭圆定义求解或按求轨迹方程的四大步骤求解,但解答中又出现不少错误。第五题:1题是考查由给定双曲线的条件求它的标准方程和渐近线方程,但不少学生将双曲线中的参数a,b与随圆中的参数a、b、c混为一谈,对渐逐近线方程掌握不好,不能根据渐逐线的位置,写出渐近线的方程。2题主要考查用向量法证明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但不少学生随心所意,反而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去证明,严格讲这是错误的,就应引起重视。有的学生在证明中逻辑混乱,逻辑推理叙述不严密,在矩形的证明中,用垂直证明垂直。对向量的知识掌握不牢固,求向量的坐标时,差值的顺序不对,导致计算错误。

  第六题:本题是一道立体几何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一是两平面垂直的性质,二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本题评阅结果,有近60%的考生得满分,这些学生是掌握了考查的知识点,解题思路清晰,能迅速地用两平面垂直的性质,证明abc和bdc是直角三角形,求出bc和cd后,又用三角函数计算cd与平面所成的角。有的学生构造三角形思路灵活,连接ad得直角abd,在此三角形中求出ad,又在直角dac中求出cd,最后在直角dbc中求出dc与平面所成的角,即dcb。在20%的学生错答的原因是找不准直角,把直角边当成斜边来计算,导致解答错误。有近20%的学生空间概念较差,交白卷,有的认为ab与cd是在一个平面上且相交,完全按平面几何的知识来解答本题,如用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解,这是完全没有空间概念的主要表现。五、透过考试反馈的信息对今后教学的推荐透过以上考试命题,试卷质量,答卷质量,基本概况的综合分析,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是十分必要的。将考试成绩通报各教学点,对互通信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改善教学方法,分析和探索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教育(高职)的教学规律,也是很有必要的。个性是透过考生的答卷分析,各教学点要开展教研活动,分析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

  试卷分析范文

  一、基本状况

  全卷共26道题,覆盖了《数学课程标准》中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的覆盖率也较高,试题呈现方式多样化,主观性试题的类型丰富:开放题、探究题、应用题、操作题、信息分析题等占必须的分值比例,题型结构搭配比例基本适当,各知识点分值比例分配比较合理恰当,总体难度和难度结构分布合理,贴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本校平均分:79.9,优秀率:47.9%,及格率:90%。其中初二(1)班得分状况如下: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得分率98%、98%、92.5%、80%、93%、89%、92%、96%、96%、81%、80%、98%、98%、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得分率100%、100%、91%、80%、71%、86%、93%、94%、85%、92%、84%、73%、63%、

  二、考生答题状况分析

  填空题(1—11)和选取题(12—20)均为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八年级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从统计考生答卷状况来看,对于大部分小题考生的得分率普遍较高。某些试题涉及知识虽然基础,但背景新颖,需要考生具备必须的“学习”潜力。考试结果证明,对于这样的试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潜力上的欠缺。例如:第19,20题。第7题学生往往讨论不全面只解答一种状况漏第二种状况导致失1分,所以填空题能得满分的考生不多。

  第21题是基本根式运算题,虽然涉及到化简根式,但情形简单仍不失基础性。第22题以正方形网格为背景,设置了基本作图,在对图形的操作、思考等活动中考查学生对图形与变换,平行、垂直的理解,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第23题各问题的难度层次分明,逐级递进,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第24、26题由于配置了应用背景,需要考生具备必须的理解潜力,学生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自己在从事观察、数学表达、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方面的潜力,因而本题也较好地考查了过程性目标。第25题考查的资料是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分类、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内涵比较丰富,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要求较高。能够说,开放与探究是本试卷的亮点。

  三、试卷对课程理念的体现,对科学特点的体现

  数学试卷呈现出许多新意,重视试题的教育价值的功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既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又给学生创造了灵活、综合地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探索思考的空间与机会。

  (1)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对数学核心资料的考查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试卷资料既关注了对数学核心资料、基本潜力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也关注对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考查。着眼于考查学生在计算、空间观念等方面的领悟程度,考查学生的基本素养与潜力,整卷的题量适度。

  (2)关注对应用数学解决问题潜力的考查,重视试题的教育好处

  试题着重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的数学应用潜力,是否具有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数学建模潜力,是否能够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用严谨、规范、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3)注重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突出数学思维过程的考查

  在本试卷中,第7、25题为开放性问题,第23、24、26为探究性问题。其中,第23题从形式到资料都较为简单,涉及的数学知识为正方形、全等、垂直等,但不同的考生会做出不同的解答,从考生的答卷中看,绝大多数考生都能顺利完成。

  四、综合印象

  20xx——-20xx学年度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在总体上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重视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关注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潜力、计算潜力和解决问题潜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注重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关注了对获取数学信息潜力以及“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的考查;关注个性化评价;同时也注意了试题的教育价值。个性是重视几何书写及计算量的增大为我们以后的教学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但试卷中若能不出现重复题考查如:1与2,23、24与26等,三角形全等知识少考查一点,四边形知识多考查一点,试卷将更趋于完美。

  试卷分析范文

  一、原始成绩分布情况分析

  文学院20_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班应考人数73人,实际参考人数72人,平均分为75、95、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89、5分,最低分50分;80-90段30人,70―80段24人,这两段学生最多;60-70段14人,90分以上的没有,60分以下的4人。从总体看来,该班成绩分布合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点、典型性错误的分析

  (一)试题内容分析

  1、试题题型多样,题量合适

  试题题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按照认知能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查。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论述题重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分析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语言分析和应用能力。

  2、试题难度适中

  本次考试依照考试大纲出题,既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记忆考查的题目,又有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试题的难度适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容易的占20%,较易的占30%,难度适中的占20%,较难的占30%。试题充分注意到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到适宜学生水平的发挥。例如义素分析、歧义结构分析等题目,可以考出各种程度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够拉开成绩档次。

  3、试题题目设计较科学合理

  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上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命题覆盖各章,既全面考核,又突出重点。各章题量所占比例是: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占20%,语音占15%,汉字占5%,词汇占15%,语法占25%,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接触占20%。试题设计合理,表述清晰规范,语言简洁明了,考查问题明确;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准确、具体。总的来说,符合试题设计的要求,没有知识性、技术性等方面的错误;同时为了配合学生的考研,注重了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如用国际音标拼写古诗,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以致用的需求。

  由此可见,本套试题基本达到了要求的信度、效度,能够达到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和各种能力的目的。

  (二)典型性错误分析

  从答卷的整体情况来看,客观题的答卷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填空题、名词解释这两种题型上得分较高,总体得分率应该在80%以上,显示了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性;但也有不少学生在这两道题上得分不高,例如填空题10分,有个别学生仅得1分;名词解释15分,个别学生仅得6分。究其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对教师平时课堂上补充的内容如“语义场”、“自源文字”等等不够重视,不记笔记,所以失分较多。选择题、判断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大部分学生这两题的失分率在20%以下,说明学生对于给出答案然后进行选择或判断还是有较强能力的。分析题,部分学生只记住了干巴的要点,而不能通过恰当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也有的学生虽然举例,但对例子不作分析,这些都说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都有欠缺。还有少部分学生语言文字不够规范:不通顺的语句屡有出现,错别字也是屡见不鲜。如“语义”写成“语意”,“家具”写成“家俱”等等。论述题,学生答题情况也是参差不齐,例如“‘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的两种根本关系。’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不少学生仅仅对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作了解释,罗列了一些和内容关系不大甚至无关的例子,并没有结合语言各要素作全面的分析,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分析问题和阐释问题的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

  三、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1、教学中要进一步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使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能准确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结构、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及其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2、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应着力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与训练。首先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提问等,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其次要进一步加强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培养学生利用语言理论阐释语言事实的能力,并且通过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培养学生的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语言创新能力。

  3、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配合学生考研及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补充知识,更新内容;及时向学生推荐参考文献,引导和提醒学生注意课外阅读学习,注意研究性学习,逐渐培养自己的学术研究兴趣,促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从而使<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为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以及日后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全文
文学范logo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用户投搞发布,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支持IPv6 辽公网安备21010602000989号 辽ICP备2023001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