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文学范儿 > 专业文库 > 2号文库 > 正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版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版5篇

数学的精神在于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策略去思考问题。关于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版该怎么写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版,希望大家喜欢!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各种目标物影子长度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主动探索掌握影子长度与目标物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并能学以致用,解决大树、旗杆、高楼等物体有多高的问题。

2、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同一地点,同时测量长度不同的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教学难点: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大树有多高”之类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前测量数据,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预习导学

1、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段小视频。

2、师:同学们,物体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呢?

3、师:所形成的影子的长短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班班通出示图片,学生观察、交流、汇报。)

4、师:那么物体的影子长度和物体的高度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板书课题)

二、新课探究

1、探究两根长度相同的竿的影长。

(出示视频)学生记录数据。

师:通过同学的测量,同时同一地点测量两根长度相同的竿,影长有什么关系?

(生分析数据,汇报)结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相同长度的竿,影长是相同的。

2、探究两根长度不同的竿的影长。

(出示视频)学生记录数据

师:通过测量,同时同一地点测量两根长度不同的竿,影长有什么关系?(生分析数据,汇报)

结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不同长度的竿,影长是不相同的。

3、探究竿长度与影长之间的关系。

(出示表格)1号2号3号4号竿长/cm

影长/cm竿长与影长的比值

要求:竹竿长与影长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小组合作完成)观察比较:比较每次求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思考,交流,汇报)结论: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长度的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同的。

4、验证结论师:刚才发现的结论正确么?如果是正确的,老师课前还准备了5号竿,同学们运用所发现的结论,计算一下5号竿的竿长。

(出示视频,学生记录数据,计算)

三、当堂练习

1、在上海中心大厦测得其影长为158米,同时测得一根竹竿的长为180厘米,影长为45cm,那么长海中心大厦的高为多少米?

2、早晨在校园里测得一棵梧桐树的影长为37。5米,同时测得一根竹竿长2米,其影长为3米,这棵梧桐树高()米?

3、在学校的操场上,有一棵大树和一根旗杆,若此时大树的影长6m,旗杆高4m,影长5m,求大树的高度?

四、你知道么?约公元前600年,泰勒斯从遥远的希腊来到了埃及。在此之前,他已经到过很多东方国家,学习了各国的数学和天文知识。到埃及后,他学会了土地丈量的方法和规则。他学到的这些知识能够帮助他解决这个千古难题吗?他苦苦思索着。有一天,当他看到金字塔在阳光下的影子时,他突然想到办法了。泰勒斯仔细地观察着影子的变化,找出金字塔地面正方形的一边的中点(这个点到边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并作了标记。然后他笔直地站立在沙地上,并请人不断测量他的影子的长度。当影子的长度和他的身高相等时,他立即跑过去测量金字塔影子的顶点到做标记的中点的距离。他稍做计算,就得出了这座金字塔的高度。

五、课堂总结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版篇2

教学内容:教材14页例4和练习二余下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练习二第14题: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二.教学例4

(1)出示例4。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① 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1758.4+314=20__.4≈20__(平方厘米)

5.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指导练习

1、练习二第9题

(1)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思考“抹水泥的部分”是指哪几个面?(侧面和下底面,也就是只有一个底面积)

(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2、练习二第17题

先引导学生明确题意,求用彩纸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减去(78.5×2)平方厘米,再组织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13题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2)学生独立完成第13题: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并指名板演。

4、练习二第19题

(1)学生小组讨论:可以漆色的面有哪些?

(2)通过教具演示,使学生明白圆柱及长方体表面被遮住的部分刚好是圆柱的三个底面积。因此,计算油漆的面积就是计算长方体表面积与圆柱侧面积之和减去圆柱的一个底面积。

(3)提醒学生将计算结果化成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10、15、20题

第三课时教学反思

学生有上一节课扎实的表面积教学作基础,这节课例4的学习显得十分轻松。在这一环节,学生共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求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多少面料,也就是求哪几部分的面积总和?”“结果20__.4按四舍五入法保留整十数应该约等于20__,可为什么教材中应是约等于20__?”我在此环节,将教学重点放在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所求问题到底是求什么,即要求学生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教学完例题后,运用一组选择题,提升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题目如下:

做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

圆柱形水池的占地面积

做无盖的圆柱形水桶需要多少铁皮

做圆柱形油桶需要多少铁皮

卫生纸中间硬纸轴需要多大的硬纸板

求水池底部和四周贴瓷砖的面积

压路机滚筒滚动一周的面积

(1)求侧面积;(2)求1个底面积与侧面积的和;(3)求底面积;(4)求2个底面积与侧面积的和

指导练习内容较多,难以在一课时完成,所以准备再补充一节练习课。

两个惊喜

1、没想到班上有一名同学(数学科代表袁文杰)通过比的知识发现了底面积与侧面积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利用这一关系提高求表面积的速度。因为底面积=πr2,而圆柱体的侧面积=2πrh,所以S底:S侧=(πrr):(2πrh)=r:2h,2S底:S侧=r:h。当已知圆柱体底面半径和高求表面积时,如果先求出圆柱体侧面积,就可用侧面积÷h×r快速求出两个底面的面积,从而提高计算速度。

2、没想到班上居然有一名同学(数学科代表江赐阳阳)会用课前我查找资料中所介绍的转化方法来推导圆柱体的表面积。在他的带领下,同学们推导得出新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底面半径)。正因为了解到这种方法,在练习中计算已知底面周长3.14米,高5米,求表面积时,全班前30名同学完成的同学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这种方法,体现出这种方法对于已知周长和高求表面积的简便之处。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版篇3

教学内容:

例5体现了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这里的规律的一般化表述是:以平面上几个点为端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这种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便于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策略是,由最简单的情况入手,找出规律,以简驭繁。这也是数学问题解决比较常用的策略之一。

例6以选送节目为题材,讨论怎样分两步找出组合数,再求选送方案的总数。这里渗透了作为排列组合基础之一的乘法原理。

例7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逻辑推理问题,借助列表,则比较容易逐步缩小范围,找到答案。这里渗透了逻辑推理的常用方法排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探索,使学生掌握数线段的方法。

2.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一定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探索规律的能力。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找到数线段的方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指导:

1.出示例5前,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几年来每一学期的数学广角学了些什么。探索例5时,应当先让学生理解问题。可以通过读题、说题意,使学生明白每两点之间都能连一条线段。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纸上画画、试试,再来讨论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2.探究例6时,可以直接给出题目,由学生自己尝试,也可以将例题分解,让学生先回答

3.探究例7时,必须先让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游戏设疑,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请你们拿出纸和笔在纸上任意点上8个点,并将它们每两点连成一条线,再数一数,看看连成了多少条线段。(课件出现下图,之后学生操作)

2.师:同学们,有结果了吗?(学生表示:太乱了,都数昏了)大家别着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去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新知学习

二、逐层探究,发现规律。

从简到繁,动态演示,经历连线过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

2.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扇形统计图反映有关数据,提高处理数据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重点:

扇形统计图。

难点:

发现统计图中存在的数据不清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呈现扇形统计图

某校学生最喜欢的文艺节目情况统计图

1.问: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1)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45%

喜欢相声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8%

喜欢小品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25%

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2%

(2)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最多

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同一首歌,小品和相声

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少

2.说一说这是什么统计图,它有什么特征?

(1)扇形统计图

(2)特征: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二、解疑合探:

教学例

出示课文例题统计图

下面是一幅彩电市场各部分品牌占有率的统计图

(1)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20%

B、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5%

C、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0%

D、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8%

其他品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47%

(2)有人认为A牌彩电最畅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题中的数量

②小组交流,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汇报交流结果

经过讨论,交流,使全体同学懂得:在“其他”里面还可能包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所以,从这个统计图不能判断出哪个品牌的彩电最畅销。

(3)建议

上面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无法全面地反映有关彩电市场各品牌占有率的情况,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①通过交流,使学生懂得:“其他”所占有的份额应该是最小的部分,这样才能全面地反映各个数量占有率的情况,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

②建议:在进行数据整理时,将“其他”当中的一些品牌彩电所占份额单单独计算,在统计图中详细标出它的占有率

三、质疑再探: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

四、运用拓展:

1.完成课文练习十一第1题

(1)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2)从图中你能判断出喜欢哪种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多吗?为什么?

(3)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2.布置作业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版篇5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图形按一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原理。

2、能按一定的比,将一些简单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按一定的比把图形放大或缩小。

多媒体

见预习作业

一、自学反馈

1、什么叫做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怎样求比例尺?

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最简整数比。

3、一栋楼房东西方向长40,在图纸上的`长度是50c。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1)学生尝试独立求比例尺。

(2)汇报交流

50c:40=50c:4000c=1:80

(3)你是怎么想的?

二、关键点拨

1、求比例尺。

(1)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先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再化成最简整数比。

(2)比例尺有什么特点?

比例尺是前项或后项为1的比。

(3)比例尺可以怎样表示?

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1:500000)或(线段比例尺)

2、求实际距离。

(1)在一副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大约是10c,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

(2)学生尝试独立列比例解答。

(3)汇报交流

解:设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x厘米。

=5000000

5000000c=50

(4)你觉得在求实际距离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实际距离一般用千米做单位。

3、求图上距离

(1)学校要建一个长80米,宽60米的长方形操场,你会画操场的平面图吗?

(2)学生尝试画操场的平面图。

(3)汇报交流

你是怎么画的?【根据图纸大小确定比例尺,可以是数值比例尺也可以是线段比例尺,根据所确定的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再画图,画图后还要标上比例尺。】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3页练习八第1题求比例尺。

2、课本第52页做一做第1题。

3、课本第52页做一做第2题。

四、分享收获畅谈感想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听课随想

展开全文
文学范儿logo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用户投搞发布,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支持IPv6 辽公网安备21010602000989号 辽ICP备2023001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