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追求草原的辽阔,于是日行千里的才华令人称赞;鹏追求天空的高远,于是振翅九天的美丽传说被后人传颂;鲲追求大海的深邃,于是其称霸海洋,使人折服。《关于追求的初三议论文600字》是文学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关于追求的初三议论文600字
人生,是靠打拼出来的,是奋斗出来的。读过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我更加深切的地感受到这一点。这本书讲述了作者海伦·凯勒的生活,使人感悟到一个失明、失语、失聪的人生活的不易,更由衷地佩服她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这是一本自传性的小说,海伦在书中记录了她奇迹般的一生。书中讲到,海伦是一个可爱的姑娘,小的时候非常活泼,很早就可以说出一些简单的句子。可是祸从天降,一天,她睁开眼睛,发现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她对今后的生活失去了信心。接着,失语、失聪,困难一个一个接踵而至。但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她渐渐找回了信心,坚强起来,开始努力地学习。最终,她在重重困难下读完了大学,成为了一名女作家。她幻想,假如有三天时间可以看得见,她要干许多事情。她要去看看亲人、朋友;要四处游走;还要去博物馆,电*……
海伦·凯勒说的很对,“忘我就是快乐”。只要你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地干某件事情,遇上各种危险,各种困难又有何妨呢?就算身体是不自由的,但你的心是自由的。心灵是要有所追求的,这跟实体上的各种问题是没有关系的。
我很喜欢海伦说过的一句话:“我要把别人眼睛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听见的声音当作我的音乐,别人嘴角上的微笑当作我的欢乐。”不论付出,也不论丢失,人生都是在心灵中生活的。只要你的心灵可以感受到事物,那么就是美好的。
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令我敬佩。因为她的心灵在追求,她努力地学习、求知,并最终取得成功。世上无难事,只要做到百折不挠。始终如一,就一定会有收获。不管磕磕绊绊、风风雨雨,认准了目标就去做,凭着这股毅力,困难怎会不低头呢?
也许,往大了说,恒心与毅力并不太好立即理解,但是,持之以恒地干一件事情,谁都能明白。比如每天坚持跑步,坚持跳远、跳绳、踢毽子,或练字、做题等,往小了说,就是恒心与毅力的表现。关键是要坚持。记住,困难像弹簧,就看是你强,还是它强?看看你的心灵是否在追求。
心灵,在一个人身上处处都能体现。我们应该像海伦一样,努力学习,不放弃心灵的追求,立志成为国之栋梁!
【篇二】关于追求的初三议论文600字
追求是什么?是我们努力想要做的一件事的过程。有的人追求一个健康的身体,有的人追求一项成功的事业,有的人追求夜场的生活……可你们曾想过的追求呢?
比如说树叶,每一片小而又单薄的树叶都在一年四季中有着不同的追求,你们肯认为肯定是争取更多的养分、水分和阳光之类的小追求而已,可我却认为树叶的追求是不是如此渺小的,而是有着像那汪洋大海一样博大的追求,因为它们的追求并不是为了一已私利。
春天的时候,它们从空中汲取阳光让大树更加茁壮,从空气吸取水分让大树长得更加高,让雨水滴到自己和大树上,让它们成长得更加美丽。春天时,它们为让大树更美丽,更茁壮,给大树付出了很多。这是它们在温暖的春天所追求的。
夏天的时候,它们十分努力地生长,是为了让自己和别的树变得枝繁叶茂,好让自己为大树遮挡强烈的太阳光,不让大树流失意料之外的水分。这是它们在炎热夏天所追求的。
秋天的时候,它们已经变得开始枯黄,在它们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时落下,过一段时间成为肥料,滋润大树,准备迎接下一个季节的来临。这是它们在凉爽的秋天所追求的。
冬天的时候,它们已依靠在树根旁睡了,可它们却依旧可以梦到冬天下雪时他们所心爱的大树银装素裹的美丽模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化作营养这也是它们在寒冷的冬天所能为大树做的最后的追求。
如此渺小的一片片树叶,它们的追求却是伟大而无私,是因为它们的追求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让自己生活的大树。
【篇三】关于追求的初三议论文600字
人活在世上差不多都是为了一个“名”吧。这个名是大是小是好是坏,完全由个人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等决定。不同的人推崇不同的名,这是谁都跑不掉的。
辛弃疾喜欢和追求的是那种以天下为已任的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目的是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蠃得生前身后名”,这种名和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名是一脉相承的追求,它利国、利民、利身,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所有民族都认同的,这种追求名的观点最终成为各个民族的社会主流。
有人追求轰轰烈烈的阳刚之名,就有人追求轻柔似人的妩媚之名,甚至于还有人去追求那种涩涩的酸楚之名。如柳永,本来是可以成为阳刚也可以成为阴柔也可以成为酸楚的,但鬼使神差地他就是走向了酸楚。他自已表白,因为“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于是就决家要“争不恣狂荡?”,选定了这样的名的追求,那就放任自已“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只是,他还有点不甘心,还要自我安慰一下:“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就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酸楚。
也有人是内心彻头彻尾地看透了的,于是干脆走向行乐,如秦观。秦观的《满庭芳》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实就是他这一类士大夫“堕落”之后的一种名的追求:“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蠃得青楼薄幸名存”。秦观可能也很是自信甚至自负,但一次一次的不如意,一件件的荒唐事,终于让他明白,不如放浪行骸于青楼好,于是他就只希望“薄幸”的名存下来就可以了。
诚然,一个人活在世上,能成就大红大紫的主流社会之“名”确也难了些,于是就有人“标新立异二月花”地成就别的名了,老实说,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更是一个综合的问题。个中原因,怕不是一两句能说得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