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是对政府财政收支的数目、性质、用途、关系和过程进行全面而准确地记录与整理的程序和方法,它是预算执行情况的客观而直观的反映。今天小编倾情推荐《政府会计制度》下破解科研耗材管理困境的探究,为更多朋友提供学习指导,帮助大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政府会计制度》下破解科研耗材管理困境的探究
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規章,制定了《政府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在存货取得、发出以及清查盘点等核算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会计取得存货时确认资产,实际发出存货时转入当期费用或成本。而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购入时就做预算支出,实际发出时不做确认。在实际中,存货在跨年的时候往往不能全部发出,这样就会导致财务会计的与预算会计的支出数有差异。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双分录并行账务处理方式可以实现对实验耗材的实时动态管理,但由于实验耗材品种多,范围广、消耗快、专业性强等特点,大多数单位长期存在采购难、保存难和监管难的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这也造成了账务处理非标准化,只能通过简易的方式进行处理,在购入实验耗材时,直接做费用化的账务处理。简化的账务处理一方面违背了《政府会计制度》的初衷,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科研耗材管理的失控,大大增加了审计风险。
一、科研耗材管理困境现状分析
在大力推动创新发展及“放管服”的政策背景下,高等院校及附属医院、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实验试剂、耗材支出逐年增长,规模巨大。从各高校调研的数据了解到,目前有关科研耗材的问题主要有:
(1)分散采购监管难,存在较大的廉政风险,除危化品及部分常用试剂外,当前实验科研材料普遍采取零库存、分散采购的方式,把采购和管理权限下放给各院系、部门、学科自行采购和管理,在一定限额下可由科研负责人自行审批报销。而通过调查发现,由科研负责人自己直接审批报销的耗材金额占全部耗材的比例畸高,而学院或实验室也并未对实验耗材进行出入库记录或者记录不全,对科研耗材的监管制度流于形式。同时由于科研耗材的特殊性,事后难以通过盘点核实真实性,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
(2)分散采购费时费力,加重人员负担。科研人员需要自行寻找供货商、比价、订货、收货验货、保管和报销,由于并非所有的供应商均能提供全部所需材料,科研人员需要从多家供应商购买试剂耗材,供应商的确定、多种来源的清单发票保管、报销单据的填报等事项细碎烦琐,试剂耗材安全保管责任重大,伴随而来的各种检查考评等诸多压力长期困扰科研人员,一定程度上影响科研人员潜心科研工作。
(3)耗材质量无保障,影响实验质量和效率。调查发现,诸多科研耗材供应商是小公司和个体工商户,从事批发零售业务,属于中间商,其实际耗材来源渠道难保正规,实验耗材质量缺乏保障,有科研人员反映遇到过买到次品和假货,对实验和科研结果造成不良影响。
(4)科研耗材重复购置严重,闲置科研耗材处置成本高。调查发现,高校之间存在大量的相同实验耗材重复购置的现象,大量的重复购置一方面带来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大量的重复购置会造成闲置的问题,长期的闲置会导致实验耗材效用的失效,接踵而至就是带来处置的问题,实验耗材的处置不同于一般的废弃物处置,须由专业的公司进行处置,由此将引发大量的处置费用。
5)科研耗材的购置、领用、处置在《政府会计制度》下通过简易的账务处理一笔带过,未能完全遵循《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不能真实反映成本费用的实际状况,违背了会计核算中收入与成本费用匹配的原则,难以满足财务报告的要求。
二、造成科研耗材管理困境原因的分析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对科研工作至关重要的实验试剂、耗材的管理未引起足够的关注,高校、科研院所对实验试剂、耗材的管理风险防控意识不足;二是学校对科研试剂、耗材需求量大、品种多、型号杂、范围广,要求采购周期短、供应商效率高,高校、科研院所现有的手工化、高成本、低效率、弱内控的耗材管理模式不适应教学、科研工作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三是高校之间信息不对称,高校之间无法通过公共平台得知哪些高校存在闲置的实验耗材,导致了高校盲目重复购置实验耗材,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闲置,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四是高校政府会计财务管理平台孤立运行。高校政府会计财务管理平台尚未与统一的实验耗材电商管理平台完成对接,高校之间的政府会计财务管理平台尚未实现对接,降低了账务处理效率,难以满足财务报告的要求。
三、破解科研耗材管理困境的对策
(一)建立统一低值易耗品管理平台
(1)建立高校统一的科研耗材电商管理平台,保证高校科研耗材的采购和后续跟踪实现留痕操作,规范采购流程,有助于防范审计风险,省去科研人员选货、比价、报账等环节,保证了科研人员潜心钻研科研工作。
(2)建立高校统一的政府会计财务管理平台,助力“智慧财政”实施。高校财务管理平台与科研耗材电商管理平台的对接,高校之间政府财务管理平台的对接,有助于高校之间政府会计财务管理水平的协同创新发展,使高校的整体发展适应时代的发展,实现广东高校政府会计财务管理平台的共治走在全国前列。
(3)建立高校统一的科研耗材共享管理平台,保证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有助于盘活高校闲置科研耗材,避免科研耗材的重复购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广东高校在科研耗材共享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二)投入信息化管理
低值易耗品管理系统在线上用户、供应商、采购量、品类分布各层面基本达到正常水平,学校对项目推进与校内用户的执行都对平台在校内的广泛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进一步提升校内各方参与者的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对供应商优化管理、品牌授权、用户回馈、线下活动等多方面进行管理。
1.上线移动端功能
随着移动办公的发展,推出移动端应用。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移动端进行商品的搜索、采购、生成订单等相关工作。同时也为各个学院的管理员以及相关职能部门提供订单的审批功能。移动端的应用将大幅度提高采购效率,缩短订单流转时间(见图1)。
2.调剂试剂功能重建
增加试剂调剂专区,闲置的试剂可由课题组老师自由发布,需要获得调剂试剂的老师可在专区浏览,并登记和领用,从而减少试剂重复购买而造成的科研经费浪费,也使得校内试剂的存量得到有效控制。
3.前置仓储和本地化物流服务
低值易耗品平台在部分高校用户提供了平台实验用品的前置仓储及本地化物流服务。该服务主要针对科研市场及用户的特点,从提高采购效率和即时供应,提升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结合平台与众多供应商的合作资源,联合厂家和本地授权供应商,以实体仓库和虚拟仓库两种前置仓服务模式,通过实时库存对接供应商ERP系统,同时在平台线上增加现货专区,线下提供本地化物流服务,用户通过现货专区下单后,确保商品在24小时之内直达实验室。平台提供的前置仓库和本地化物流服务,使科研用户在产品质量、价格和配送上有更佳选择,使采购成本得到降低,采购效率大大提高。该服务模式在试点高校得到了管理方、用户和供应商的一致认可。
(三)大数据分析手段
目前阶段,由于财政性资金特有的当年指标年底清零的特殊性,导致科研人员为了避免科研资金被收回,在指标清零前,盲目大量购置实验耗材。一方面会导致购买的实验耗材无法运用到实验中,另一方面会导致实验耗材的大量积压,而导致实验耗材因过质保期而无法投入到实验中,所以这样的盲目性最终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几乎为零。运用平台对耗材进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信息化及共享服务的手段来科学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整个单位的运营成本水平。优化实验耗材资源配置需要从两个层面着手,第一个层面是“质”,即控制购买的实验耗材的质量,从源头抓起,建立基本的实验耗材供应目录管理制度和后续的定期调整和动态管理制度。第二个层面是“量”,即购买实验耗材的数量。在耗材用量方面,可以通过在平台上设定单位作业标准用量来作为参照指标,从而实现对耗材用量的动态监控和异常预警。但是,标准用量的设定往往需要极强的专业判断水准。
四、结语
该研究对《政府会计制度》下通过信息化和共享服务手段破解科研耗材管理困境的探究,針对影响广东省高校科研耗材管理水平的制约因素,探讨如何根据高校科研耗材管理工作特点。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之间搭建统一的高校科研耗材电商管理平台、高校科研耗材共享管理平台、智慧高校政府会计财务管理平台、管理人才交流平台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大经费投入,统筹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科研、财务管理资源,形成支撑湾区经济发展的合力。
该研究有助于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研耗材管理,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目前,粤港澳高校之间虽然素有合作的历史与优势,但多以自发交流合作为主,合作的领域分散,合作的深度、广度仍十分有限。《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统一了高校的财务管理框架,有助于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平台的共治共享,一方面有助于广东智慧财政平台的搭建,另一方面对高校的长期整体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政府会计制度》下破解科研耗材管理困境的探究
我国在20_年1月1日正式颁布了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而各大医院也立刻开始贯彻和落实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而在新旧制度的衔接过程之中,医院也应该能够明确相关制度实施对财务管理方法造成的影响,并结合医院发展的方向和需求调整现有的管理体系,从而使医院能够获取长效发展的机制,推动医院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
1、为医院会计核算提供了全新的形式
当前政府财务管理制度要求企业执行的是平行记账核算机制,需要企业会计核算能够涉及会计职能,并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进行全面分离,进而使企业的财务预算得到全面且直观的展现。在这种全新的核算机制之下,将会对传统企业财务管理造成较为显著的影响,而这也将成为企业财务会计改革的切入点。对于医院而言,必须及时落实责任管理机制,从而确保多种工作的顺利开展。从政府的财务管理要求来看,应该通过现金收支的方式使相关核算要求得到满足,而对于其他类型的业务体系,只能开展财务会计核算机制。而对于医院而言,其财务管理的复杂性较高,涉及的管理问题相对较多,因此必须确保财务管理机制的直观性,提升权利和责任认定的明确性,同时也要不断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确保其能够迅速发展。
医疗服务作为医院服务体系之中最为主要的项目,其服务质量也将受到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直接影响。相比于公立医院而言,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能够使医院诊断的流程得到完善和优化,使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确保医院的总体服务职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从医院自身发展角度来看,政府会计制度采取的是双向财务管理模式,能够使其财务管理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医院可以通过对成本管理模式的研究,对医院的服务特点加以分析,发现医院管理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使医院的管理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医院多种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不断提升,使企业成本管理系统和内部优化系统得到明确,从而使公立医院工作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2、会计要素发生了改变
在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之下,医院会计要素以及核算科目也发生了全面的改变,医院的核算机制之中加入了预算核算的相关内容,而公立医院在传统理念之中就具有分工明确的要求,在工作之中,更关注的是财务管理的专业性。然而从全新的财务会计核算制度来看,会计要素的相关内容产生了较大的调整,而医院则应该不断调整自身工作方法,以多种形式来适应会计要素存在的变化。政府会计制度对于全新时期医院财务管理标准化进程有着强大的推进作用,同时能够使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革新了医院财务管理理念
在政府会计体系不断完善的今天,能够起到规范医院会计行为,提升会计信息获取质量,强化会计信息处理效率的作用,从而使医院财务管理模式能够推动医院更好更快的发展。而从医院发展的方向上来看,也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对预算管理机制进行全面调整,明确公立医院的收费标准,成本核算机制,确保其执行制度更加完善,同时也要强化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机制,确保绩效考核制度的有效运作,进而使医院能够在财务管理之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医院财务管理模式更加清晰和直观,并能够结合预算要求制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医院的主要作用在于为消费者提供医疗服务,而能否获取持续性的利润则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政府会计制度出台之后,各大医院也将进入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医院将会在基础性医疗服务的基础上,以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核心,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的,不断调动财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使医院财务管理理念得到全面的革新。相比于传统的财务制度而言,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对企业发展会产生更加强大的推动力,这种会计制度与国际上的财务管理标准相统一,且与我国医院发展模式相适应,这也就需要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者能够不断革新自身财务工作理念,从而使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4、强化财务管理监督
相比于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政府会计制度融入了预算管理的相关内容,而这也对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全新的财务管理体系与工作模式也推动了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的优化进程,解决了过去财务管理细节不够明确的问题,进而使财务核算与管理的效率得到全面提升,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具备应有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使医院的服务价值得到充分发挥,确保医院能够获取深入发展的机制。
5、为医院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比于过去采用的财务管理制度,政府会计制度更具有规范性,这也将为医院多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依据。医院在会计核算过程之中,对于成本的把控,利润的计算将会使医院的财务水平得到真实的体现,确保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工作能够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对应的财务管理报告,使财务管理之中的权利和责任得到明确,并构建出双报告的管理体系,使最新的会计准则得到全面执行,这也是全新政府会计制度为医院管理带来的影响。
二、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医院虽然是具有盈利性质的单位,然而其与一般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对于医院而言,其本身不仅要救治病人,为患者提供医疗指导服务,同时也要关注到医学临床发展,完成医学科研任务,这也决定了其会计核算内容有着多元化的特点。而很多医院也在管理之中存在的财务管理能力相对不足,管理体系不够优化的问题。医院最为主要的特点在于运行成本相对较高,资金支出量较多且收入数据体系较为复杂,包含了临床诊断收入、药品收入,而在新时期全面到来的背景之下,要求医院财务管理能够朝着市场化发展的方向看齐,这也对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制度也将更加复杂。在传统的财务会计改革之中,要求其能够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而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医院运作成本则有了更高的管理要求,才能确保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因此从当前医院财务管理现状来看,如何引入更加先进的管理体系和内部核算机制已经成了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目前,医院的财务管理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首要问题就是预算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在全新的会计制度应用之前,医院的财务会计制度往往缺乏财务预算管理的内容,主要内容大部分都是会计核算,而这种模式缺乏应有的预见性,导致医院预算管理水平难以达到预期。其次,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也不够完善,当前预算会计之中也存在着数据信息没有得到整合,核算流程不够优化的问题,而预算会计管理上更是缺乏应有的流程,整个预算管理过程也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除此之外,医院的财务管理也存在着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结果评价不够科学的问题,尤其是在财务管理制度上存在着不够统一的问题,对于药品和医疗器械上的财务管理也缺乏相应的依据与保障。
三、政府会计制度下提升医院财务管理质量的有效对策
1、革新医院财务管理流程
政府会计制度为医院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更加积极的影响,需要医院能够结合全新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方法的调整和优化,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医院更应该能够构建出更加完善的财务管理流程,确保其与政府会计制度相适应。所有医院都应该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和我国医疗改革的总体目标构建出更加完善的财务核算机制,对于医院目前的会计核算岗位和内部财务风险管理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对策。要能够对重点环节进行全面把控,从细节处出发,对医院的多种业务流程、管理流程以及核算流程进行科学把控,使其满足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目标,进而使政府会计制度能够在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之中得到全面的贯彻与落实。
2、通过双基础核算规范医院收支核算机制
我国全新的财务管理机制是围绕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构建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双基础核算模式。而在医院会计核算之中,对于医院收支的权利和责任也加以了明确的认定,这也是我国对于非营利性机构财务管理的主要要求,对于医院的多种工作开展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需要医院能够结合实际要求科学合理的调整自身管理模式。公立医院往往会结合新会计制度去划分收支类型,并结合使用途径和标准提升其精细化程度,尤其是对于医院药品的加成问题,医院会进行更加全面的改革,从而使医院的收支能够在整体上满足协调和平衡的要求。
3、提升会计核算与预算核算准备的充分性
医院财务工作者应该结合财务新制度对于企业的资产管理文件进行全面整理,并做好分类处理工作,确保其能够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折旧要求相符,另外,要能够对货币现金加以类别上的重新划分,做好货币资金和固定资产的核查工作,并结合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制度以及全新的财务管理标准对工作流程的细节进行优化与调整。对于医院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应该在第一时间对其加以核算,一旦发现长期存在的坏账应该进行及时的处理,并对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加以全面的分析。要将更多精力放在存在了很长时间然而没有被核销的款项之上,并结合政府会计制度对其进行分类,在诸多准备工作就绪的前提下实施全新的财务管理准则。对于医院的对公账户、流动现金、收据、核算款项、报销工作进行全面的核算,并构建出基本的账目管理清单,构建更加全面的信息准备工作,从而使新旧核算体系能够得到有效的切换,确保医院的预算工作和核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4、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财务支出的合理性,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来为医院获取更多的利润。而促进医院效益提升的主要方法在于获得更多的业务和全新的发展机制,这也就要求了相应的管理人员能够结合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于医院不同部门的管理标准进行优化,确保其能够与全新的会计管理体系相符,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并对财务核算之中的多种内容加以全面分析,构建统一的财务管理机制,要求医院不仅能够结合当前的财务管理政策对现有的管理方案加以调整,还要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预测财务管理体系后续的发展方向,进而使会计管理思维得到活化,提升医院财务会计信息的采集能力、协调能力和处理能力,推动医院核算会计朝着管理会计的转型发展进程,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注入可持续的发展机制。
四、结束语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之后,对我国各大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这也就要求医院能够及时有效的调整财务管理机制,使其与政府的实际需求相符,为医院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而医院也应该从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相关工作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深入的调整和优化,使其能够满足新时期财务管理的具体需求,为医院的全面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政府会计制度》下破解科研耗材管理困境的探究
引言
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了《政府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在存货取得、发出以及清查盘点等核算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会计取得存货时确认资产,实际发出存货时转入当期费用或成本。而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购入时就做预算支出,实际发出时不做确认。在实际中,存货在跨年的时候往往不能全部发出,这样就会导致财务会计的与预算会计的支出数有差异。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双分录并行账务处理方式可以实现对实验耗材的实时动态管理,但由于实验耗材品种多,范围广、消耗快、专业性强等特点,大多数单位长期存在采购难、保存难和监管难的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这也造成了账务处理非标准化,只能通过简易的方式进行处理,在购入实验耗材时,直接做费用化的账务处理。简化的账务处理一方面违背了《政府会计制度》的初衷,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科研耗材管理的失控,大大增加了审计风险。
一、科研耗材管理困境现状分析
在大力推动创新发展及“放管服”的政策背景下,高等院校及附属医院、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实验试剂、耗材支出逐年增长,规模巨大。从各高校调研的数据了解到,目前有关科研耗材的问题主要有:
(1)分散采购监管难,存在较大的廉政风险,除危化品及部分常用试剂外,当前实验科研材料普遍采取零库存、分散采购的方式,把采购和管理权限下放给各院系、部门、学科自行采购和管理,在一定限额下可由科研负责人自行审批报销。而通过调查发现,由科研负责人自己直接审批报销的耗材金额占全部耗材的比例畸高,而学院或实验室也并未对实验耗材进行出入库记录或者记录不全,对科研耗材的监管制度流于形式。同时由于科研耗材的特殊性,事后难以通过盘点核实真实性,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
(2)分散采购费时费力,加重人员负担。科研人员需要自行寻找供货商、比价、订货、收货验货、保管和报销,由于并非所有的供应商均能提供全部所需材料,科研人员需要从多家供应商购买试剂耗材,供应商的确定、多种来源的清单发票保管、报销单据的填报等事项细碎烦琐,试剂耗材安全保管责任重大,伴随而来的各种检查考评等诸多压力长期困扰科研人员,一定程度上影响科研人员潜心科研工作。
(3)耗材质量无保障,影响实验质量和效率。调查发现,诸多科研耗材供应商是小公司和个体工商户,从事批发零售业务,属于中间商,其实际耗材来源渠道难保正规,实验耗材质量缺乏保障,有科研人员反映遇到过买到次品和假货,对实验和科研结果造成不良影响。
(4)科研耗材重复购置严重,闲置科研耗材处置成本高。调查发现,高校之间存在大量的相同实验耗材重复购置的现象,大量的重复购置一方面带来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大量的重复购置会造成闲置的问题,长期的闲置会导致实验耗材效用的失效,接踵而至就是带来处置的问题,实验耗材的处置不同于一般的废弃物处置,须由专业的公司进行处置,由此将引发大量的处置费用。
(5)科研耗材的购置、领用、处置在《政府会计制度》下通过简易的账务处理一笔带过,未能完全遵循《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不能真实反映成本费用的实际状况,违背了会计核算中收入与成本费用匹配的原则,难以满足财务报告的要求。
二、造成科研耗材管理困境原因的分析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对科研工作至关重要的实验试剂、耗材的管理未引起足够的关注,高校、科研院所对实验试剂、耗材的管理风险防控意识不足;二是学校对科研试剂、耗材需求量大、品种多、型号杂、范围广,要求采购周期短、供应商效率高,高校、科研院所现有的手工化、高成本、低效率、弱内控的耗材管理模式不适应教学、科研工作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三是高校之间信息不对称,高校之间无法通过公共平台得知哪些高校存在闲置的实验耗材,导致了高校盲目重复购置实验耗材,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闲置,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四是高校政府会计财务管理平台孤立运行。高校政府会计财务管理平台尚未与统一的实验耗材电商管理平台完成对接,高校之间的政府会计财务管理平台尚未实现对接,降低了账务处理效率,难以满足财务报告的要求。
三、破解科研耗材管理困境的对策
(一)建立统一低值易耗品管理平台
(1)建立高校统一的科研耗材电商管理平台,保证高校科研耗材的采购和后续跟踪实现留痕操作,规范采购流程,有助于防范审计风险,省去科研人员选货、比价、报账等环节,保证了科研人员潜心钻研科研工作。
(2)建立高校统一的政府会计财务管理平台,助力“智慧财政”实施。高校财务管理平台与科研耗材电商管理平台的对接,高校之间政府财务管理平台的对接,有助于高校之间政府会计财务管理水平的协同创新发展,使高校的整体发展适应时代的发展,实现广东高校政府会计财务管理平台的共治走在全国前列。
(3)建立高校统一的科研耗材共享管理平台,保证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有助于盘活高校闲置科研耗材,避免科研耗材的重复购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广东高校在科研耗材共享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二)投入信息化管理低值易耗品管理系统在线上用户、供应商、采购量、品类分布各层面基本达到正常水平,学校对项目推进与校内用户的执行都对平台在校内的广泛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进一步提升校内各方参与者的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对供应商优化管理、品牌授权、用户回馈、线下活动等多方面进行管理。
1.上线移动端功能随着移动办公的发展,推出移动端应用。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移动端进行商品的搜索、采购、生成订单等相关工作。同时也为各个学院的管理员以及相关职能部门提供订单的审批功能。移动端的应用将大幅度提高采购效率,缩短订单流转时间(见图1)。
2.调剂试剂功能重建增加试剂调剂专区,闲置的试剂可由课题组老师自由发布,需要获得调剂试剂的老师可在专区浏览,并登记和领用,从而减少试剂重复购买而造成的科研经费浪费,也使得校内试剂的存量得到有效控制。3.前置仓储和本地化物流服务低值易耗品平台在部分高校用户提供了平台实验用品的前置仓储及本地化物流服务。该服务主要针对科研市场及用户的特点,从提高采购效率和即时供应,提升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结合平台与众多供应商的合作资源,联合厂家和本地授权供应商,以实体仓库和虚拟仓库两种前置仓服务模式,通过实时库存对接供应商ERP系统,同时在平台线上增加现货专区,线下提供本地化物流服务,用户通过现货专区下单后,确保商品在24小时之内直达实验室。平台提供的前置仓库和本地化物流服务,使科研用户在产品质量、价格和配送上有更佳选择,使采购成本得到降低,采购效率大大提高。该服务模式在试点高校得到了管理方、用户和供应商的一致认可。
(三)大数据分析手段目前阶段,由于财政性资金特有的当年指标年底清零的特殊性,导致科研人员为了避免科研资金被收回,在指标清零前,盲目大量购置实验耗材。一方面会导致购买的实验耗材无法运用到实验中,另一方面会导致实验耗材的大量积压,而导致实验耗材因过质保期而无法投入到实验中,所以这样的盲目性最终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几乎为零。运用平台对耗材进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信息化及共享服务的手段来科学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整个单位的运营成本水平。优化实验耗材资源配置需要从两个层面着手,第一个层面是“质”,即控制购买的实验耗材的质量,从源头抓起,建立基本的实验耗材供应目录管理制度和后续的定期调整和动态管理制度。第二个层面是“量”,即购买实验耗材的数量。在耗材用量方面,可以通过在平台上设定单位作业标准用量来作为参照指标,从而实现对耗材用量的动态监控和异常预警。但是,标准用量的设定往往需要极强的专业判断水准。
四、结语
该研究对《政府会计制度》下通过信息化和共享服务手段破解科研耗材管理困境的探究,针对影响广东省高校科研耗材管理水平的制约因素,探讨如何根据高校科研耗材管理工作特点。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之间搭建统一的高校科研耗材电商管理平台、高校科研耗材共享管理平台、智慧高校政府会计财务管理平台、管理人才交流平台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大经费投入,统筹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科研、财务管理资源,形成支撑湾区经济发展的合力。该研究有助于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研耗材管理,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目前,粤港澳高校之间虽然素有合作的历史与优势,但多以自发交流合作为主,合作的领域分散,合作的深度、广度仍十分有限。《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统一了高校的财务管理框架,有助于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平台的共治共享,一方面有助于广东智慧财政平台的搭建,另一方面对高校的长期整体发展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