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命教育课题实施阶段性小结的文章3篇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命教育课题实施阶段性小结篇1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生命教育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旨在通过生命化的教育,让学生拥有一个无比美好的人生。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对学生健康成长、愉快生活的引领。因此真正的生命教育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少年儿童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人之间建立美好的共融共存关系。而班会课,正是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的思想教育方式。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班会课开展生命教育的内容研究。致力于研究、探讨适合于小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的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以求达到按年级梯次形成比较全面、合理的序列,实现生命教育内容的统筹计划,各有侧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2、班会课开展生命教育的形式与方法研究。研究的总体要求是注重实现“两化”:⑴实现班会课的活动化,寓生命教育于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活动之中,为学生所喜闻乐见;⑵实现班会课的实践化,将班会课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及成效进一步延伸、拓展,使之与家庭、社会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3、班会课开展生命教育的功效评价与检测研究。注重做好跟踪调查,及时评价和检测学生在思维认识、行为习惯等方面有哪些进步;同时,教师要适时对生命教育主题班会的内容、形式及效果进行自我反思,以便不断加以改进。
三、采取的研究方法
(1)文献法:借鉴国内外生命教育的理论,用于实践,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
(2)行动法:按“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四个步骤,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积极参与班会,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反思、内化,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富有实效的生命教育。
(3)观察法: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学生的表现,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把生命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和各科的教学之中。
四、本课题组已做的工作
第一阶段:申报与立项阶段,通过各种方式查找文献,了解“小学生命教育主题班会设计”,正式市教研室申报了课题,确定细化了研究内容与方向。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确定审批子课题的立项与实施方案;开展理论研讨与教育实践并重的研讨活动。学习小学生命教育班会设计的理论知识,根据内容选择主题上主题班会。
五、本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结合我校校本实际、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11节小学生命教育主题班会。
六、今后工作重点与建议
1、让小学生珍爱生命,拒绝各种诱惑,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现在的传媒发达,社会的环境复杂,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变得非常艰难。课题组要利用主题班会课,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拒绝社会的各种不良诱惑,提高学生自救自护的能力。
2、让学生自主学习,给生命增值。
我们安口小学处在城乡结合部,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对待孩子的学习指导不够,多数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怕吃苦,学习不自觉,有的学生还厌学。课题组要利用主题班会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的生命更有价值。
3、问题
有的班会课形式不够新颖,效果不够理想。要继续加强小学生命教育主题班会课设计的研究,使班会课更有实效。
生命教育课题实施阶段性小结篇2
在认真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形成了一种大文化范畴指导下的德育追求,并把生命教育理解为一种“春风化雨”、“有色有声”的教育行动;理解生命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自始至终”的教育实践,这种教育必然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课程来承载。将生命教育课程化是我校生命教育试点学校项目的过程中提出来并进行深入研究的。
课题的理论依据
生命教育课程化研究植根于关于培养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之中。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以及杰·唐纳·华特士关于教育原基点--生命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都为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从近来的国内学者的研究来看,叶岚教授的《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等也使我们在课题设计时受到启发。
课题的界定
生命教育的课程实施应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全面地、真实地发展。因而,生命教育课程应当为必修课程。但是,与其他必修课一样,仅仅开设必修课仍不能满足二附中学生群体对生命教育的需求,因此,我校对生命教育课程化确立了明确的目标: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使生命教育形成学科教学与专题教学结合、课程形式多样、成层次化分布的完整课程体系;并完成与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同步的生命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
课题的实施重点
学校通过在已有的德育等相关课题的基础上,发掘鼓励和扶持教师们进行生命教育类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和反思,促使生命教育有特色、有创
新、操作性强、有实践意义的子课题形成,进而形成我校生命教育课程化的特色和亮点。
实施过程中,加大力度推进选修课程的建设,因为这是具有较为完整课程形态的生命教育课程,也是我校教师独立开发的课程。目前,成果已经初步形成
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教育课程化的课题将生命教育融入德育校本课程的设计是在保持德行教育之长的前提下,借鉴学科教育之长,两“长”并举,尝试了改善学生对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的认识不足,建立科学的生命观和生命道德伦理观,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通过生命教育课程化,尝试了解决学生关于生命知识把握的支离性、随机性的状况,达成了系统性、预生成性。通过生命教育实践活动,尝试了解决生命教育的低效、无效或负效性,达成实效性和长效性。将生命教育目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课程任务。学生受益的同时,教师得到了发展,教师既是课程的设计者,也是实施者,师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教学实践过程实现了能力提升。对于学生,不仅有即时的表现,还会有潜在的长效作用。
课题的研究成果
教师明确了进行生命教育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
生命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关注学生素质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指导学生“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教师建设的一系列生命教育的学校课程,涵盖了生命科学观、生命情感以及生命价值的知识和技能。
形成了一批生命教育的论文和教学案例。
教师开发和实施生命教育课程中不断深化生命教育与学科之间的关系,经过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批有生命教育的论文、教学设计及教学案例。
结论
研究表明,以专家引领,骨干教师带头,全员参与的生命教育课程化是效果明显的、可行的。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坚持在“三个创设”上下功夫:创设道德两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辨别真伪、是非、美丑中建立科学的生命观和在此基础上的生命道德伦理观;创设有意义的生活情境,让激动人心的生活波澜壮阔地展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没有围墙的生活教育中,拥有更多次”终生难忘的回忆”,在心灵震撼中经历他们的美好年华;创设感悟的教育机会,让学生把曾经受过的影响通过体味、回味,上升到一个新的、理性的高度来认识,在与同伴的分享中使感悟得到强化,学校把生命教育具体化为让孩子体验到,生活中不仅有许多欢乐,还有激情澎湃的时刻,又令人感动的细节,久久不能忘怀的经历。体验生命历程,感悟人生道理,唤醒生命意识,激扬人生目标,做大写的人,做大器的人。
由于课程目标明确,课题也就有了明确的价值取向,使得研究一直朝着课题目标方向深入。
生命教育课题实施阶段性小结篇3
《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的研究》课题自课题的确立已有一段时间,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辛勤努力,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现将本阶段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为课题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课题组全体成员定期通过教研会、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生命价值理论,深刻认识到生命存在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前提条件,离开生命一切将无从谈起。青少年如何善用“生命”,怎样更好地“生活”和获得身、心、灵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者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教会学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掌握防灾避险知识与相应生存技能,是教育本源的回归,也是教育中的亟待探索研究并予科学实施的重要内容。
二、摸底调查,因材施教
我们课题组教师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中进行了关于生命意义和生命尊严、生命价值的调查问卷,初步掌握了师生对于生命的态度,在教师和学生中还普遍存在着对生命教育认识不足,尤其在学生当中还明显地存在着轻视生命的现象,对生命缺乏正确的认识、漠视生命、不尊重自己更不懂得尊重别人生命的现象……这一切更加表明在教师和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初步掌握了师生对于生命的态度。
三、实施生命安全教育,让生命绽放光彩
1、将生命安全教育渗透到课程之中,我们课题组教师依据本学科特点在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生命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生命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贯彻落实学科生命安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从而综合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2、以生命安全教育为抓手,创新德育教育。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我们课题组配合学校德育处举办了《诚实守信》、《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比赛》等活动,积极倡导学生全身心地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希望他们自主汲取成长养分,用鉴赏的眼光去认识世界。生命是宝贵的,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保护自己珍贵的生命,并且用自己珍贵的生命学会为他人、为社会奉献。为此,我们举办了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安全伴我行--交通、消防知识专题讲座”、 “防震防火疏散演习”等活动,让学生明白了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珍爱自己,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更有活力、更具光彩。
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滋养学生心灵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中学时代是最适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这是由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因此,我们紧紧抓住这个黄金季节,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夯实基础,引领成长,为学生生命的成长奠定基石。
家庭是为孩子提供物质给养的第一家园,班级则是为孩子提供精神给养的第二家园。因此,课题组协助德育处创建建温馨的班级环境,满足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让班级成为生命成长的场所,让班级时刻充满生命成长的气息。
4、创设有安全感的课堂环境
课堂是一个适宜生命生长的环境。课题组教师依托自己本学科、班会课、健康教育课,传授渗透生命安全内容。
5、开展预防各种灾害的演练活动,提高学生生命安全意识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突发事故的灵活应变能力,掌握更多的自救、逃生、自我保护的具体方法,创造良好的生命安全环境,对全校师生进行各种安全知识教育的培训学习,每月举行一次应急疏散演习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突发事故,有效保护生命安全。
6、课题组配合学校德育处充分利用班、团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生命安全教育。
7、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调查问卷。即通过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了自我,学会了调适,感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陶冶了学生的心灵。
四、课题研究成效及不足
(一)课题研究成效
1、教师科研意识增强
通过课题的实施,课题组教师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教科研兴趣研究意识增强了,课题组教师整理了大量的生命安全方面资料,撰写了安全笔记、教育叙事、教学案例和课题论文,取得显著成绩。
2、学生安全意识增强
自开展生命安全教育课题研究以来,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了,学生懂得了许多安全行为,学生感恩意识、生命敬畏意识、生命价值意识提高了。
3、通过课题活动的开展,学生文明礼貌意识有了明显变化,学生之间语言及行为冲突逐步降低,和谐、友好、乐学氛围已逐步形成。
(二)、课题研究不足:
课题组教师的理论素养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生命安全教育形式还比较单一,安全教育后续活动滞后。
五、课题研究发展方向
今后我们课题研究方向和思路是要向着使我们学校生命安全教育更具有系统化、系列化、层次化的方向转移,形成常规和学校特色。
1、把生命安全研究拓展到家庭、社会。
2、丰富多彩活动进一步落实到教学研究中,努力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命安全教育方法。
3、鼓励课题组教师大量阅读生命教育研究的理论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为开展课题研究打好基础。
总之,关注学生的安全就是关注他们的生命,关注安全就是关注家庭的幸福、学校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一系列的生命安全教育活动不但教会一个个学生,还能影响一个个家庭,乃至影响整个社会。面对学生,深感责任之重,研究任务之艰,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开展生命安全课题研究工作,努力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命安全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