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文学范儿 > 专业文库 > 2号文库 > 正文

大思政课教案【18篇】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学习的苦涩是一种痛苦中的快乐。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大思政课教案【1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 大思政课教案

  《诚信是金》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诚信,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以往的生活经验,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理解诚信的含义,懂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2、能力目标理解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懂得并学会怎样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知道诚信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做到发现诚信、感悟诚信、体验诚信,做诚信的主人。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并做到在生活中要讲诚信。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诚信,将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

  2、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能够及时的、正确的进行把握。能够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做及时的更正、定位和适时的引导。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话题想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在探讨之前,我们先来共同一个有趣的故事。

  2、出示课件《哪个更重要》。

  3、引出孔子的名言———人无信不立。

  4、点明本节课的讨论话题。板书课题《诚信是金》

  5、说一说什么是诚信

  二、故事与思考

  1、请同学阅读书第12页《曾子杀猪》的故事。

  思考“曾子杀猪”的故事

  一头猪在当时还是很贵的,曾子为了履行一句本来不经意的承诺而杀了一头猪,这是为什么呢

  2、小结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

  三、现实中的诚信

  1、说一说

  你知道的现实生活中的诚信故事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诚信故事。

  2、想一想

  你觉得诚信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四、学习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出示生活中不诚信的案例

  ①安徽阜阳的“大头娃娃”事件。

  ②南京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因用陈馅做新月饼而破产事件。

  ③成绩优秀的留学生因有三次逃票记录而遭遇找工作屡次被拒聘。

  问看了刚才这几个事例,你有什么感受或想说什么呢

  五、回归学生生活

  1、“真心话大表白”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身上的诚信是否一直跟着我们诚信有没有曾悄悄离开自己的时候

  2、我们学生讲诚信应包括哪些方面

  六、游戏活动

  找不诚信苹果

  七、深化导行

  1、学生谈收获、感受。

  2、请你用一生去完成的作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八、课外作业

第2篇: 大思政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知道什么是青春期闭锁心理及其危害,能够说出交友的原则。

  能力目标:能够绘制自己的人际关系树轮图,并能够据此分析、概括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友谊,能够对教材中提供的交友案例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能够运用友谊的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能够恰当的解决自己的交友的困惑与冲突,能够作出负责任的选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愿意和同学交往,不封闭自我。在与同学交往中,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则。接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悦纳他人,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懂得在同学交往中“开放自我,积极交往”态度的重要性及受人欢迎的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才能更好地呵护同学间的深厚友谊。

  三、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班级中同学交往的典型案例,调查班级同学对朋友、友谊的不同看法、倾向性的意见。

  四、板书设计

  1、我的人际圈(1)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2)受欢迎的同学具有的品质。

  2、与友同行(1)什么是友谊。(2)友谊的作用。(3)怎样建立和发展真诚的友谊。

  五、教学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课堂导入

  播放和欣赏周华健的歌曲《朋友》Flash。你想知道你的朋友吗?你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吗。

  活动二: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

  请同学们一起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了解有多少人进入你的人际圈,并在组内进行交流。

  自我分析:你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满意吗?

  活动三:采访同学,传授交友秘方

  每小组评出一个“朋友最多的同学”,并让其他同学采访他(她):“你是怎样去跟同学打交道的?怎样去交朋友的?”

  (小结)交朋友应该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品德会使我们在与同学交往中具有持久的吸引力、较强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也会使自己在集体中具有更高的人气指数。

  活动四:案例讨论理解朋友的涵义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请你用“朋友是......可以......”的句型编写。(播放歌曲《朋友》的背景音乐)同学相互赠送自己编写的“赠言”,传递朋友间真诚的友情。

  活动五:讲故事,谈友情

  讲述自己与朋友相处的故事,谈谈自己的友情。在故事会后,让学生归纳建立和呵护同学友谊的原则。

  活动六:齐唱歌曲升华友情

  齐唱歌曲《朋友》。结束上课。

  教学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教学课型、上课班级、时间、节次、课室、教师。

  一、教材内容分析(含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五、课前准备

  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如计算机、网络、投影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的准备。

  六、课时安排:(如2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复习思考与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3.讲授新课

  4.巩固深化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设计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等。)

  八、板书板画设计

  九、教学反思

第3篇: 大思政课教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质量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现特制定东孟小学“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 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和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想

  政治工作规律,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

  进头脑,构建“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一体化育人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

  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健全领导机构,打牢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基础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东孟小学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

  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及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为小组成员。

  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文东

  副组长:杨春丽袁士海樊仕杰孙建国杨涛

  成员:白立刚庞秀杰韩广占王丽梅白洪生季卫海樊雅俊阮亚楠

  三、目地任务

  按照“循序渐进、科学有序、协调兼顾、突出实效”的方向,着力构建具

  有宝坻特色的“课程建设一体化、育人载体一体化、资源共享一体化、线上线

  下一体化、统筹指导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体化体系,不断增强学校

  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努力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

  思政”育人格局。

  四、全面开展思政课建设情况调研

  紧紧围绕提高思政课建设质量这一工作目标,聚焦增强小学生获得感这一

  核心指标,突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效果等关键环节,深

  入思政课堂、深入师生,精准查找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

  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

  1.深入开展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三级调研督查。从九月上旬开始,一

  是由我校校长、党委负责人等同志组成调研组,围绕我校思政课建设体制机制,

  以及教学体系、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内容,开展专项调研督查。二是深入开展

  对我校思政课建设情况调研;发现短板不足,总结经验做法,研究问题解决方

  案。三是要重点围绕队伍建设方面的成绩和不足、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方面的情

  况等,认真开展一次思政课建设情况梳理自查。

  2.全面开展各年级教研室听课。

  建立思政课教学协同联动机制。支持思政课教师积极参加区组建的跨学段

  思政课教师教研团队,开展协同备课。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师跨学段开展思政课

  互听互看、互学互鉴。

  3.组织开展我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并组织评选我校思政课“精彩一课”,

  提升我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

  4.召开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建设研讨会,重点研究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建

  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五、课外活动一体化

  1.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建立一体化共建机制。王卜庄高级学→王卜庄初级中

  学→东孟小学→王卜庄幼儿园签约共建工作,签定共建协议。联合推动学段的实践育人、心理育人、社团育人和文化育人。

  2.实践育人。学校在原有的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的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

  教育的要求,遵循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安全规范原则,整合、新

  添一批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基地。东孟小学→第一职专或京津高等院校对接开

  展研学旅行和实践活动。

  3.社团育人。加强社团建设,打造我校的特色品牌项目,建立少先队与中

  学共青团互通联动机制,与王卜庄初级中学开展品牌活动和文艺作品互访互展。

  六、线上线下一体化

  网络应用一体化。推动我校“互联网+思政”融入各个班级,建设一体化网

  络应用平台,整合网络教育资源,推动网络应用无缝对接和全覆盖。

  七、活动一体化

  在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集中组织学生参加富有教育意义的线上线下

  活动,举行思政教育公开课、公益广告宣传、传统文化宣讲、优秀学生选树等

  教育活动。

  八、突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素质

  重点围绕提高我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学科素养加强队伍建

  设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学识素养深厚、教学科研能力突出、适

  应思政课教育教学需要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1.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积极申报区发布的思政课教学

  教改的研究课题,引导教师跨学段联合开展教改研究,进一步推进思政课一体

  化改革创新。

  2.确实加强思政课教师培训研修工作。积极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思政课教

  师培训班。

  3.推进我校按规定比例配备思政课教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设

  立思政课学科带头人岗位。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兼任思政

  课教师。

  九、加强监督保障,全面完成质量年各项工作任务

  为确保思政课教学质量专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专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保证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各项工作扎实

  推进,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党委负责人担任组长。领导小组负责

  制定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统筹安排调度指导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各项工作。

  2.切实履行我校落实专项工作主体责任。把思政课教学专项工作纳入学校

  年度重点工作,确保我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3.加强对我校思政课建设情况督导检查。学校成立督导小组加强对我校思

  政课建设情况的日常督查,定期组织进行全面督查。

第4篇: 大思政课教案

  一、教育设计的构想。

  《计算机网络原理》是网络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特别是网络工程专业是核心课程,具有上下的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系统结构;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网络各层的功能、工作原理和主要协议;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和应用。

  目前,在计算机网络原理的教育中,学生的视野往往限于专业课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呢?学好这门课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什么影响?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为我国计算机网络行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些是激发学生动力的根本问题。

  冯健老师在专业课中注重寻找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触点,在课堂教学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法律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解释域名系统dns这一教育单元时,教育目标是通过解释、自主探讨、讨论交流和操作实践,掌握域名与ip的关系、域名的意思、域名管理方法和域名解析过程,利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结合域名解析流程和相关材料分析,体会我国具有根域名服务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教育学生具有网络主权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中国成为网络强国而奋斗。教育过程以俄罗斯进行国家级防止网络演习为导入,提高说明域名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当前dns系统存在的中心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

  二、教育课件的展示。

  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二。

  一、教育设计的构想。

  着名黑客kevinmitnick在上面。

纪90年代让“黑客社会工程学”这个术语流行了起来,不过这个简单的概念本身(引诱某人去做某事,或者泄露敏感信息)却早有年头了。从社会工程学的角度来说,往往由于用户的疏忽大意,不小心访问了错误的网站,而该网站的页面与正常网站并无差别,用户在输入个人私密信息后,用户的敏感信息便被非法的窃取了,这种形式的攻击手法就是钓鱼式攻击手法,而这样的网站就是一个典型的钓鱼网站。钓鱼网站一般仅在域名上与正常网站非常相似,因此用户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域名来识别钓鱼网站。

首先通过资料引入话题,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做到专业知识和思政的有效结合:1.加强学生对本课程的认知,帮助学生从一开始就要界定将来自己的身份,该身份应该是正面的,积极的。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世界和中国著名的网络安全专家,让学生学习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优秀的品格。

2.在介绍“病毒”知识的部分,除了介绍“病毒”的工作原理、特征等知识以外,要让学生认识到恶意传播“病毒”会给国家、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3.在介绍工具使用的过程中,加入网络安全中的法律、法规介绍,告诉学生触犯法律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4.在讲授网络防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安全中的“防”和“攻”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二、教学课件展示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三

一、案例主题

1.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导读》是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性选修课。这门课主要讲授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及经典作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概貌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提高审美鉴赏力,培养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_年本课程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视频公开课,20_年被评为广州大学优质课,20_年被评为广州大学精品通识核心课。

“鲁迅经典《阿q正传》导读”,是本课程的第一讲。本讲主要围绕鲁迅对阿q形象的塑造,分析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人、中国社会、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在转型时代面临的巨大挑战和严峻形势,理解鲁迅的忧国忧民情怀和改造国民性的历史抱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意识。

(1)知识目标:了解鲁迅的生平和文学道路,知晓《阿q正传》的研究现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拓展人生视野和艺术情怀,正确欣赏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

(3)情感目标:体验鲁迅小说深刻的思想洞察力、犀利的文化批判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体验母语写作的现代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和思想品位。

(4)价值目标:培养家国情怀和使命意识,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

2.思政内容融入的理念和思路

通过鲁迅年轻时代弃医从文的文学选择和《阿q正传》中对中国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的塑造,引导学生正确思考现代中国的国民性问题,发挥文学教育“以文化人”的独特优势,将文学教育与价值观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投身于社会进步的历史洪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3.教学实践情况

采用大班教学、小班研讨和学生独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以“经典阅读——感性体验——理性领悟——人生浸润——价值认同”的渐进式教学方法,化解学生在经典学习中的知识障碍和畏惧心理,帮助学生理解鲁迅的文学忧思和家国情怀。通过课程教学,架起文学与人生的桥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0_年被学校教学督导评为“学校代表性优秀案例”(广州大学“教学督导工作简报”20_年第9期)。

4.案例的思政教学目标

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郁达夫对鲁迅的评价:“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有可以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学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之间的密切关系。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科学技术可以从国外引进,但民族精神必须自己培育。文学教育在现代中国本质上是事关民族精神建设的一件大事,本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体验母语写作的现代魅力,拓展人生视野,激发生活热情,增进伦理共识,提升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第5篇: 大思政课教案

  一、教学说明

  1.教学目标:

  理论知识目标:了解中国梦提出的背景,掌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价值取向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使学生能够自觉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中国梦,把自己实现梦想的奋斗过程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难点:使学生在把中国梦内化于心的基础上外化于行

  3.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视频观摩法。

  4.学时安排

     1学时。

  5.参考资料及教学资源

  (1)《***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_年版。

  (2)视频:***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_年版。

  (4)网上展厅: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

  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zt/fuxing/intro.html。

  (5)公茂虹:《读懂中国梦》,人民出版社20_年版。

  二、教学内容

  (按惯例,课前3分钟进行“我有话说”学生时政评论)(3分钟)

  【教学环节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2分钟)

     同学们好!上一章我们学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哪位同学能简要回答一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学生答,教师点评)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百年中国梦,百年逐梦史。今天,我们学习《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每个人都有梦想,我小时候也有很多梦想,梦想之一就是当个老师,记得在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在我的毕业留念册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兴趣和职业相吻合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如今回望自己这么多年的教书生涯,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是我最快乐的时候,也是最幸福的时候。有梦想就有希望,有梦想就有快乐。相信我们每个同学也有各自的梦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全中国人共同的梦想——中国梦。

  【教学环节二】讲授新课:

  第一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5分钟)

  (一)中国梦从历史中走来

  1.从古代历史看中国

  (1)从夏商周开始,到现在五千多年,从未断代,一脉相承。

  (2)整个中华民族植根于亚洲东部大陆,繁衍生息,没有迁徙。

  (3)中国的历史文化记录是全世界各国中最全的记录。中华民族历史上涌现了最辉煌的文明——“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中华民族曾长时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2.从近代历史看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复兴的梦想。

     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对华实施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进行政治控制,实行经济掠夺,推行文化渗透。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促使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之路。

     义和团发动反帝爱国运动,梁启超、康有为奔走呼号救亡图存,严复翻译《天演论》警醒国人,孙中山大声疾呼“振兴中华”。中国梦,正是从沉淀了我们全民族集体记忆的历史中孕育生长的,屈辱和苦难是它的土壤,所以它才如此地撼人心魂。

  (二)中国梦的提出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_年11月29日,***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道出了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案例】

    (展示红军长征爬雪山场景图片)大雪山风光秀丽,却是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人迹罕至,但是80多年前却有一群人,衣衫褴褛,光着脚板,翻越了这一高危险地带。

  【问题】是什么能让他们毫不犹豫地去爬那鸟儿也飞不过去的雪山?是什么能让他们在寒冷、疲惫、高原缺氧的痛苦折磨下一往无前?是什么让他们能够义无返顾地相信胜利一定在前方,希望一定在前方?

  【视频】

     打开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网上展厅。(教师选取部分展厅内容,并讲解)

     中华民族的昨天,建议介绍网上展厅中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和觉醒”“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等内容,说明我们经历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开启了建设国家的伟大进程。

     中华民族的今天,建议介绍网上展厅中的“开创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开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篇章”“飞天揽月”等内容,我们正在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

     经过鸦片战争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接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呈现在我们面前,再经过三十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必将迎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

     梦想,拥有穿越时空的力量。

  二、中国梦的科学内涵(20分钟)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请看视频

  http://tv.people.com.cn/n/20_/0306/c357722-20697591.html)。

  【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是如何表述中国梦的内涵的?(学生答,教师点评)

     ***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一)国家梦:国家富强

     “中国梦”是强国梦,我们要实现国家富强。近代以来,全体中国人追求国家独立、国家富强的梦想始终没有中断过。1840年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面对瓜分豆剖的危局,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抗争,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进行了种种探索,但可惜一次一次都失败了。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华民族的逐梦史才发生了根本的转折。1949年我们取得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升全球第二位,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逐梦想的脚步没有停止,从四个现代化国家的蓝图,到“三步走”战略,“新三步走”战略,“两个一百年”的目标。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把我们的国家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_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我们党原来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基本实现现代化,将提前15年,在2035年实现。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民族梦:民族振兴

     “中国梦”是复兴梦,我们要实现民族复兴。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文明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许多优秀科技文化成果,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到了近代,我们前进的脚步停滞了,中华民族一度陷入亡国灭种的危险。民族的尊严,复兴的梦想,激起中国人的复兴之梦。无论是洋务派的“富强梦”、维新派的“宪政梦”,还是革命派的“共和梦”,都汇聚和寄托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梦想和希望。历经挫折和磨难,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以巨大的牺牲和代价,我们终于找到了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强盛的中国、民主的中国、文明的中国、和谐的中国、美丽的中国。

  (三)人民梦:人民幸福

     20_年6月,我去了马克思的故乡——德国特里尔,通过追寻马克思的成长足迹,我加深了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描绘未来新社会时,这样写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谈到人的需求理论时,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中国梦是全国人民的民生梦、尊严梦、成功梦。

     姚明说:“感谢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使我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王亚平圆满完成航天飞行,实现了她儿时的飞天梦和教师梦。

  【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为梦想做了什么?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梦想?(学生答,教师点评)

     正像这位同学那样,我们很多同学都有梦想,并为此而努力着!我们来看看我校烹饪专业同学的梦想及他们为梦想所作的努力,我校烹饪专业的同学到目前为止已获得全国烹饪大赛30多块金牌,裘海威同学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淡水鱼王”擂台赛中荣获冠军,朱枝国是我们的学长,如今留校当了老师,他自己获得全国金牌5块,指导学生又获得了全国金牌5块。下面我们来听听他的梦想是什么?(播放朱枝国视频,时长37秒)

     “如今我的梦想是让更多的人成为大厨,一起来传承中国的烹饪技术。”说得多好啊!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梦,但人民梦不等同于个人梦的简单相加,只有那些对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奉献正能量的个人梦才构成真正的人民梦。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是14亿中国人民的“中国梦”,是全国4亿个家庭的梦,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真正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这样,国家富强才有精神寄托,民族复兴才有根本希望。

  【教学环节三】教学小结(3分钟)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整体上讲,它既包含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还包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个体上讲,它包含着每个中国人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

     同学们,生活在今天这个伟大的时代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让我们携手共进,依靠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实现圆梦中国。

  【教学环节四】作业布置(2分钟)

  三、板书设计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第一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一)中国梦从历史中走来

  1.从古代历史看中国 

  2.从近代历史看中国 

  (二)中国梦的提出 

  二、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一)国家梦:国家富强 

  (二)民族梦:民族振兴 

  (三)人民梦:人民幸福

  四、作业设计

    调查祖辈、父辈年轻时候的梦想,结合自己的梦想,写一篇关于梦想的演讲稿。

  五、学生阅读书目推荐

  1.观看视频:

  纪录片《百年中国》,央视网

  http://jishi.cntv.cn/humhis/bainianzhongguo/videopage/。

  2.阅读书目: 

  (1)《***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_年版。

  (2)公茂虹:《读懂中国梦》,北京:人民出版社20_年版。

第6篇: 大思政课教案

  1.通过学习疫情对策者的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让学生知道和平时代的中学生是否需要爱国,应该怎样爱国。

  3.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美德教育,把这种感情带到学习和日常生活中。

  教育要点:让学生知道和平时代的中学生是否需要爱国,应该怎样爱国?教育难点:了解爱国的重要性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爱国。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方法。

  教育过程:

  一、学习最美逆行者的先进事迹1、投影3张照片:钟南山、李文亮、董苏红2、(1)爱是什么?什么是爱国?什么是社会主义美德?爱是给予,是献身,不是索赔,也不是交换。爱国是为国家为人民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各种牺牲,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接受党和国家的呼吁,为祖国和人民献出自己的一切!3、介绍图中最美丽的逆行者的事迹(1)钟南山:20_年非典第一功臣20_年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_年10月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_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现在83岁的他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让中国回归平静,再次面向疫情的战场和新冠状病毒的殊死战斗,几年前钟南山院士纯英语教育课堂纯英语口音流利的语言表达让很多人大开眼界,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35岁的学生在南山上演了16岁的孩子的眼泪钟南山院士已经成为国民偶像,除了受到大人的尊重和敬仰,孩子们还应该学习他的敬业和忘记我的精神!让我们看看钟南山童年的经历!现在钟南山似乎成了全国人民的心丸,他带来的所有关于新冠疫病的新闻,人们都认真听,相信。84岁钟南山,有院士专业,有士兵勇猛,有国士负责。一路奔跑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确实肃然起敬!不仅如此,在很多报道中,钟南山一直保持着规律的健身,肌肉让很多3、40岁的中年人叹息。

  (2)李文亮(1985年至20_年2月6日),男性毕业于辽宁省锦州市北町市、武汉大学临床医学7年制专业。生前是武汉市中心医院的眼科医生。李文亮最早于20_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护警报,被称为疫情的哨兵。

  (3)董苏红是任县的普通护士,面对新冠肺炎的流行,很多人选择自我隔离,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但随着祖国的呼吁,董苏红不是自己,而是很多疫区的大众,那里需要医务人员。她说:疫情发生时,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都在援助武汉。我只是很多医务人员中的一员,大家都用生命抵抗疫情,我也要负护士的责任。

  上午10点,任县人民医院为董苏红举行了短暂的送行仪式。院长郭朝军告诉她尽职尽责,在完成救助任务的同时,一定要保护自己,不要担心,医院是她的坚强后盾。之后,董苏红聚集在邢台市卫生委员会,与其他县市援鄂医疗队员一起援助武汉。

  在不同的时代,创造不同的英雄。面对瘟疫,去武汉的逆行者是我们时代的典范,是顶尖的纸巾英雄!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让学生想说什么,只要合理地给予肯定)

  5、爱国格言知道多少?比一比,看谁说的多。(学生组比赛)

  教师举个例子,展示投影的天下兴亡,匹夫对顾炎的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和发展对自己祖国最深刻的感情列宁为什么我眼中含泪,我对这块土地爱得很深,所以不问国家能做什么,为国家做什么爱国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本世纪初的青年爱国是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浪潮

  三四十年代青年爱国是抗日救国的斗争

  五十年代青年爱国,参加抗美援朝,保护家庭卫国

  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在和平时代,祖国越来越强壮,我们需要爱国吗?(学生讨论、发言)

  四、他们有爱国之心吗?(播放电影,以下是电影的大致内容)

  校园教室的地板上有纸团、饮料箱,不知道是谁扔的,也没人捡

  教室里没有时间灯还亮着

  在校园里,看到同学们洗手的时候,水龙头打开哗哗地冲走,冲走也没关系,水还在滴水,谁也管不住。

  班主任:

  看到这些现象和行为,我真的怀疑一些同学的爱国心。也许有同学会说,老师太绝对了,地上的废纸和爱国有关系吗?读书为国服务,眼前的事你不做,还能为未来服务吗?眼前的责任你不负责,能为未来负责吗?水电都是国家的宝贵资源,现在无视浪费国家水电的行为,将来能为国家节约资源和财富吗?五、我们应该如何爱国?1.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行为,让学生们客观评价我们班最近的情况,看哪些方面不够。

  学生答:(略)

  这些都是谁的责任?老师的东西是什么?班上的干部是什么?你生来就值得吗?是吗?是吗?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因此,班级不顺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深地自责。

  国家不强盛,是谁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有责的正确理解应该是我有责任,我有责任,我们国家有希望。

  2.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同学们可能还有点不服,国家不强,为什么是我的责任?我还是个小学生要负什么责任呢?是的,即使你对过去和现在没有责任,你对国家的未来有责任吗?如果国家二十年后还不强,你有责任吗?为了承担对未来的责任,现在必须学习能力,所以读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学习,你现在读好书,对未来负责。

  有些学生有兴趣,喜欢这门课,花更多时间看,不喜欢那门课,就放弃

  如果你喜欢这个老师讲课,你会对学好这门课感兴趣,如果你不喜欢那个老师讲课,你就不会听他讲课。读书是责任,不是兴趣,而是在责任中找到兴趣,不能用兴趣代替责任。

  一个人工作,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责任。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这才是真正的爱国六,谈谈你在以后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如何爱国?1、学生分组讨论2、学生发言七、总结我们是21世纪的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强大,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因此,我们现在的爱国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未来负责。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从周围的小事开始,体现我们的爱国热情吧。

第7篇: 大思政课教案

  20_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课程思政的开展明确了路线图。贯彻落实《纲要》精神,要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2]“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3]课程思政教学旨在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以《纲要》为依据和遵循,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以激发学生课程思政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丰富学生学习体验与提升学习效果为指向,科学设定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管理、科学进行教学评价,进而推动课程思政“卓越教学”、塑造课程思政“高效课堂”。

  一、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设计

  《纲要》要求:“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教学上要“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贯彻这一要求,需要研制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形成具体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细化为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

  1.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设计

  体系化的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确立,能有效克服专业课程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各自为战”和重复(内耗)的问题。而研制体系化的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是一项集体性工作,需要学校课程思政领导小组专家、专业负责人、专业课程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基于课程思政首席教师负责制,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合作:第一,立足专业课程的课程布局和课程特征,梳理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框架。每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既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富矿(尤其是部分基础课程),也有尚待发掘的富含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璞玉”,因而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的协作下,由专业负责人、专业课程负责人依据《纲要》关于课程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建议,深入梳理和挖掘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科学研讨,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框架。第二,解决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与思政课程目标的有机协同问题,对专业课程群的具体目标进行细化,形成专业课程群的目标体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必须体现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只有目标一致,才能各司其职并形成“合力”。因而,双方的课程负责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应将专业课程具体的教学安排(进度)与思政课程的具体安排进行协调统筹,落实具体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第三,构建具有逻辑性的、体系化的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必须基于集体协作,解决好几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在专业课程群分布(结合课程安排的顺序)中的内在逻辑问题,知识点分布及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目标问题,不同课程之间都涉及某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教学目标该怎么设定的问题,对于同一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问题,等等。

  2.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设计

  《纲要》要求:“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要“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毋庸置疑,体系化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定,并不意味着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已经形成,需要课程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程教师开展合作,从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对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具体而言,需要处理好三个问题:第一,结合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具体开发,立足与思政课程协同的理念,设定具体章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教学推进上并不是“亦步亦趋”,但在整体节律上要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和关联性。因而,在具体章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开发上,除了考虑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外,更主要的是要立足本章节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开发、课型等,设定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及其侧重点。第二,各章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内在逻辑梳理。在各章节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梳理上,要注意两个问题:体现一定的逻辑性,即顺序性;在涉及同一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教学上,要注意层次性和视角的选取,以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第三,将具体的教学目标写入教学大纲,确定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体系。具体章节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化之后,需要与专业课程的目标体系结合,写入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进而形成“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3.单次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设计

  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立足课堂教学。因此,依据“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大纲,研制形成具体章节的教案,确定每节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以及与其对应的教学评价体系。每节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来自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具体分解,而这种分解是基于对每节课专业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情况而定的。第一,是否可以“有机融入”?必须注意,课程思政教学应依托课程,因此应注意在目标设定上关注课程知识点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负载空间和张力。在此前提下,要注意对“有机融入”的关注——这种“融入”并不是迷糊的,而是一种可描述、可控、可调、可评价的“融入”。也就是说,单次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基于“学情”,具体呈现在教案中,唯有如此,才能科学对学生发展也就是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第二,是否可实现?鉴于对不同章节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深度的不同、课程自身所需采取的课型以及教学方法的差异,单节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不应该僵化。具体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立足可实现的维度、程度等方面,以保证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第三,是否可评价?要以“评价”为导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进行描述,要对目标达成的层次进行分级和描述。

  二、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开发

  与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是,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建设,需遵循“上行—下行”的复合路线。“上行”路线为:结合《纲要》通过深入挖掘形成较为粗放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堆积—通过深入梳理形成各门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进一步深入梳理形成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和图谱。“下行”路线为: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和谱系—具体化为专业课程群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布局—形成具体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安排—通过有机融入设定具体章节的课程思政教案。

  1.由深入挖掘而上行至深入梳理,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

  自下而上的总结提炼,遵循了归纳的逻辑,而这种科学的归纳,也为后续更为顺畅的演绎奠定了基础,能够有效克服在专业课程中生硬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第一,深入挖掘,充分呈现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毛坯”。显然,专业课教师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的帮助下,结合《纲要》,通过合作深入分析和发现各知识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矿藏”,实现模块化初步梳理。第二,梳理形成各门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合作,结合《纲要》精神和要求,依据思政课程的知识体系逻辑,通过初步梳理,形成较为粗放的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梳理过程中,不应作“取舍”——后续对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梳理时,需要对课程群进行系统协调。第三,进一步深入梳理形成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和图谱。深入梳理包含两层意思:对各门课程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进行分析,形成课程思政知识的框架;对各门具体课程进行分析,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重点。而梳理形成体系化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需要解决以下问题:确立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框架、基于统筹协调确立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学科专业特有的结构化的课程思政知识图谱。梳理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几个问题:对各门课程所呈现的带有生硬嵌入色彩的或牵强附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应该删除;在不同课程之间重复的主题,应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层次、维度、侧重点,以促进课程之间的协调、协同。

  2.由“专业的课程思政知识图谱”下行,二次开发形成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与图谱

  由“专业的课程思政知识图谱”下行至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二次开发,是一个演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课程思政研制小组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对经深入挖掘而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毛坯”,进行二次开发。结合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做好两项工作:深化和细致化。就深化而言,要确定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的具体位置,所对应的教学目标,进行再次挖掘。就细致化而言,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结合教学目标确定进行具体的教学层次、维度、侧重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形成育人主线。第二,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的内在体系。通过二次开发、二次梳理,“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 [4]形成具有课程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第三,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布局。依据学科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根据课程进度、教学计划,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形成课程特色的知识图谱,为后续设计教案提供支持。

  3.单次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发与呈现:有机融入与二次开发

  具体到单次课的教学,必须解决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开发问题。按照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形成逻辑,单次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开发应基于二次深入挖掘、深入梳理和有机融入三法则进行。第一,依据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对既有“毛坯”进行二次挖掘和梳理。二次挖掘需要结合对学情、教学背景的综合把握,基于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对初次挖掘的“毛坯”进行精雕细琢,既有取舍又有延伸。取舍是为了“聚焦”,而延伸主要从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进行立体开发。第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逻辑的“回填”,实现有机融入。值得注意的是,“毛坯”的挖掘是基于专业课程知识点的,也就是说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长在课程知识点上的,一旦全面剥离出来,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如果原样“回填”,又可能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而,这种“回填”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前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精雕细琢”的科学融入,通过对最佳“触点”、“融点”、“切入点”的设计,让专业知识自己说话,展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如专业知识点背后的“故事”、“人物”、“现象”、“问题”等。由此,才能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引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三,基于科学的梳理、布局,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呈现于教案中,为后续教学、评价等提供支持。

  三、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选择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能,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学习体验,最大程度发挥专业课程的价值渗透和价值引领作用。通过教学方法创新,让课堂更有亲和力、气氛更活跃,进而实现高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道理越理越清、价值越阐发越澄明、思想进入越来越深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学生精神世界的效能。根据《纲要》,结合前述研究,可将课程思政的主题分为四类,以下分别就不同主题及教学方法选择进行探讨。

  1.问题澄清与道理阐明类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及教学方法选择

  课程思政教学中,必然涉及一些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讲解,这些知识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也有涉及,但脱离具体情境无法讲清楚。而这类主题均为专业课程的重要或基本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生应掌握其知识并能结合专业课程进行理解和运用。在这种主题的教学中,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即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价值观引导;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学理性分析帮助学生明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内涵,同时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这类主题(知识)的选取,旨在弥补思政课程在相关主题上的“地气”不足,教师应该厘清这类主题与学生既有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现实之间的关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行为规约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与教学方法选择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以一种“规约”形式呈现,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进行自我约束:立足专业的“真”问题,明确为何、如何自我约束。以《纲要》中提出的“理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为例,选取“科学伦理”主题,首先要找到适当的“植入点”,可以具体到“科研诚信”的主题,在概论或研究规范部分切入,以解决以下问题:学生应如何结合专业学习与研究掌握科研要求与规范?如何遵守科研规范?前一问题,可采取讲授法、案例研讨法。其中,案例应经典、多样,呈现不同类型的违背科研伦理的案例。后一问题,则需将科研规范要求穿插在研究各环节、主题讲授中。同时,可以采取小组讨论、问题教学法等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中遵守科研规范与诚信。

  3.情怀培养与精神涵养思想政治教育类主题与教学方法选择

  “情怀”、“精神”类主题,在《纲要》中多次出现。这类主题适用于各类专业课程,因而必须紧密结合专业教学,以免“泛化”和同质化。情怀培养与精神涵养类主题教学要解决三个问题:科学认知与思想层面触动、上升到精神层面、化为行动。以“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为例,学生多“耳熟”而未“能详”。教学中则应以讲授法为主、案例教学法为辅,让学生“能详”并在情感上产生触动;可借助多媒体等,采取情境教学法,将学生代入情境,产生情感“共鸣”和精神“共振”。就第二、三方面而言,可以结合专业中的具体问题,“延伸”到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如理学、工学、农学等,必然会涉及大量与中国科学家有关联的成果,这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可采取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或者小组讨论等方法,解析经典案例背后的情感密码、精神密码,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深刻领会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维向更深处探寻,明确立足专业领域“我应该如何”,以避免出现“听着感动、想着激动、落到实践不能动”的问题;也可立足专业维度,设立大学生暑期实践主题,从探寻历史、深入伟人的精神家园等角度,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发现”接受精神洗礼,进而实现向行动的转换。

  4.问题应对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及教学方法选择

  如何认识、分析专业领域的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并形成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处理方法,是课程思政教学需要为大学生解决的。这类主题渗透在《纲要》所强调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中,对应的教学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立场与态度、应对策略、行动,实质上就是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比如,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应对美国等对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践的污蔑、诋毁,面对这一问题,应该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来解决上述三个方面问题(以医学、生物专业为例)?解决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必须立足专业,结合对各种信息的掌握,采取专题讲座或某一节课的形式,对新冠病毒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明确新冠病毒的来源尚未确定,美国等的污蔑是毫无根据和别有用心的。解决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情景展示、课堂辩论、探究学习等方法,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发挥信息技术特长,收集各种材料,站位科学角度和事实角度,有理有据地回应各种关于新冠病毒的谣言和美国等国家的污蔑。解决第三个方面的问题,可采取研讨式教学,引导学生立足专业和相关研究进展,反观自己的专业理想与学习,树立破解专业难题、奉献社会的人生理想。

  四、课程思政的教学管理

  《纲要》指出,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水平”,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管理”。因此,必须立足课程思政“高效课堂”建设,塑造“有温度”、“有思考张力”、“有亲和力”的课堂氛围,让课程思政教学过程流畅,发挥最佳育人效果。

  1.形成科学的融入通道:课程思政教学安排

  要实现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处理好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体量安排、切入时机与方式选择、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关系,以使得融入高效、学习效果明显。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教学中应采取“显”、“隐”结合的形式。必须注意的是,“显”不是强制嵌入,而是在合适的知识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富矿”)、合适的时机“进入”(学生进入积极学习状态),并保持合适的体量。就体量而言,应该立足“精”(唯有“精”,才可能“深”、“透”)。部分高校5分钟 [5]的做法,就是一个较好的尝试。当然,具体多少合适,需要教师结合对学生学习效果、教学方法、切入点与时机的综合考量,进行探索与尝试。

  2.构建科学的融入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切入

  思想政治教育进入课程最理想的方式就是“自然生成”,即由某个课程知识点自然切入,做到水到渠成。切入方式巧妙自然,其中“巧妙”是指平滑过渡,不至于过于直白而变成说教,设计“精巧”,不至于开口大而易放难收。具体而言,可采用以下方法:问题创设,即由某节课涉及专业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或促成小组讨论;事件或案例导入,即与本节课专业知识点相关的事件,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维度切入,阐述其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促进讨论;故事导入,结合有故事的专业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情境导入,即基于情境预设,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逐步推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比较导入,如专业知识层面的中外对比,进而导入“责任感和使命感”或“民族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在切入时机选择上,应凸显有预设的“生成”色彩,即有预设但不机械。时机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状态、专业课程运行情况(以不影响专业知识内在逻辑表达为前提)。

  3.提升融入效果: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组织

  除了正常讲授与互动外,课堂教学中需要灵活采用多种形式,以提升融入程度与学习效果。必须注意的是,在每节课前提供给学生的材料中,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问题,为学生预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就形式而言,第一种是常态化的课堂讨论,具有随机发言和对话性质,即话题由专业课教师发起,并初步形成基本讨论路线,学生基于课前准备随机发言、发问,教师作出回应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讨。第二种是“微专题研讨”,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课前准备进行讨论,在较短时间内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第三种是对话,即聚焦领域内某一事件或专题,从事件本身说起,逐渐进入事件背后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侧重“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第四种是“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适合小班的主题式课程思政教学。教师提出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要求学生基于前期准备,采取合作方式,从不同维度分析、阐述、补充并得出完整结论,这种组织形式,往往需要较多时间,应穿插在专业课程的序列研讨中,更适用于复习教学等。

  4.提升融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课程思政的教学调控

  《纲要》指出,要“改进课堂教学过程管理”。因此,基于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和提升学习效果的目标,科学推动课程思政教学全过程管理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第一,课前沟通:基于互动的预设。专业课教师在课前应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预设。教师在课前发放给学生的预习材料中,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话题预先呈现给学生,并收集相关反馈,对教案进行修改完善,以确保预设符合学生需求,进而科学、有效施教。第二,基于学生学习体验立场,及时优化教学。专业课程学习本来就有较大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压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加入,必然在体量上“增压”。教师应采取方法,让体量“增压”基于“结构变化”引发“质变”达到“减压”的效果。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流程,降低学习的复杂程度和进入难度,使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由增加的“体量”要素变成课程知识自身调节要素,使学习过程更为紧凑和流畅。同时,教师应基于对学生学习状态及情绪的把握,实时介入,提升学习效能。此外,教师要善用语言,使学习过程变得愉悦、轻松。生动、幽默、有趣的语言,无疑能够化解课程自身的枯燥,也能够将专业课程中负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变得生动、有趣,使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入自然而有效。实时对学生发展给予有效反馈,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是课堂调控的重要元素。第三,基于学生发展立场,关注、倾听、调控。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情绪变化,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建立起相互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积极“倾听”,并与学生就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对话,及时有效地把学生引向正确结论。值得注意的是,“教学事件”的处理,也需要教师有所准备,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观点时,教师应及时介入,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五、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

  《纲要》指出:“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科学的评价应该立足于课程或专业,凸显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考察,并将考察结果运用到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改进等方面。

  1.基于学生课程思政学习效果的层级设计评价

  课程思政评价,应立足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情况,充分及时反映学生成长成才情况,凸显评价的人文性和综合性。第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发展评价。课程思政知识考查,应关注两个方面,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自身、基于专业立场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理解,前者关注的是明理程度、后者关注的是结合程度。第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能力发展。课程思政教学所形成的知识运用能力,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与专业知识、专业方法相结合,系统地认识、分析问题和形成具体应对(态度、行为、言论)的能力,这种能力更为独特(专业特色),也更具有长久性和连续发展性。因而,评价应聚焦学生基于专业立场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专业行为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三,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纲要》指出,课程思政“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态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疑是课程思政的根本追诉,因而评价也应该以此为核心。

  2.基于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的过程性实施评价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应将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检验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动态评价,反映课程思政教学中知识传授与思想启迪、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以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第一,多主体参与的评价模式。评价主体应包括专业课教师、同班同学、辅导员,其中专业课教师应立足过程性材料(含学生表现)、结果性材料进行综合评价,适当显示内在区分度(更注重描述性评价),评价必须指明“短板”。而其他主体的评价则主要来自学生的表现,要有具体描述。第二,评价方法:过程为主、结果为辅。课程思政评价应采取形成性评价为主的方法,即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不仅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与思政课程“抢功”的问题。教师应基于学生学习中的表现,侧重采取描述性评价,从不同维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描述,以准确反映学生变化。此外,小组讨论记录、小作业、发言记录都可以作为评价依据。此外,适度采用终结性评价,以反映学生发展的阶段性成果。结合课程所撰写的论文、调查或研究报告,都可以作为评价依据。这种评价可以与学生自己的预期、教师课程设计的预期相结合,不仅能反映学生真实水平(为后续课程思政提供支持),同时也能作为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依据。

  3.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运用:基于评价—反思—改进的路径

  基于学生发展情况,对教学进行反思、改进,是专业课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要基于评价对教学进行反思。主要反思以下几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是否深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专业课程知识的结合是否有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教学中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内涵式地融入了专业课程教学,教学的切入点是否合适,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语言是否合适,教学调控和评价是否合适,等等。可采取个体反思、同一专业课程教师的集体反思、备课组集体反思、邀请专家参与评价与反思等方法。在反思的时机选择上,应采取过程评价反思与终结性评价反思两种模式。其次,要结合反思进行教学改进。基于两种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应该采取两种“反思—改进”模式。一种是“四边”模式,即“边教学—边评价—边反思—边改进”。鉴于过程性评价使用,教师应该采取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方法。其好处在于,教师能结合课程教学,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内容安排等。“四边”模式中,专业课教师可引入“教学观察”来帮助改进:邀请专家参加教学观察前讨论并提出困惑—专家进入教学观察并形成评价报告—教学观察后基于会议的集体反思并提出改进建议。而结果性评价反思,更侧重于集体反思:横向比较—提出问题—反思不足—提出改进策略。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不断提升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把控、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第8篇: 大思政课教案

  一、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人际关系中受欢迎的质量和不受欢迎的质量,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及其危害,可以说出相遇的原则。

  能力目标:绘制自己的人际关系树轮图,分析和总结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用自己的话总结什么是友谊,对教材提供的邂逅案例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利用友谊原则指导自己和同学的交往,适当解决自己邂逅的困惑和冲突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想和同学交往,不关闭自己。在与同学交往中,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则。接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接受别人,培养明亮活泼的性格。

  二、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1、教育要点:知道同学交往中开放自己,积极交往态度的重要性和受欢迎的质量。

  2、教育难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如何更好地保护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

  三、课前准备。

  收集一些班级中同学交往的典型案例,调查班级同学对朋友、友谊的不同看法、倾向性的意见。

  四、板书的设计。

  1、我的人际关系(1)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2)受欢迎的学生的质量。

  2、和朋友同行(1)什么是友谊?(2)友谊的作用。(3)如何建立和发展诚实的友谊。

  五、教育设计。

  活动1:创建情况教室导入。

  周华健歌曲《朋友》Flash播放欣赏你想知道你的朋友吗?你知道自己的人际关系吗?

  活动2: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

  请同学们一起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了解有多少人进入你的人际圈,在群内进行交流。

  自我分析:你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满意吗?

  活动3:采访同学,传授邂逅秘方。

  每个小组朋友最多的同学,让其他同学采访你是怎么和同学交往的?你是怎么交朋友的?

  (总结)交朋友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情。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道德,使我们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具有持续的魅力、强烈的交流意识和交流能力,使自己在集体中具有更高的人气指数。

  活动4:案例讨论理解朋友的意思。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请用朋友可以的句型写。

  (播放歌曲《朋友》的背景音乐)同学赠送自己写的赠言,传达朋友之间真诚的友谊。活动5:讲故事,谈友谊。

  讲述自己和朋友相处的故事,讲述自己的友谊。故事会后,让学生总结建立和保护同学友谊的原则。

  活动6:唱歌升华友谊。

  一起唱歌《朋友》。结束课程。教育课题(教育章节或主题)

  教学类型、课程班、时间、节课、课堂、教师。

  一、教材内容分析(包括教育重点和教育难点)

  二、学员特点分析。

  三、教育目标。

  1.知识和技能。

  2.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育战略的选择和设计。

  五、课前准备。

  教育环境和教具的准备,如计算机、网络、投影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六、课程安排:(例如2小时)

  七、教育过程。

  1.复习思维和组织教育。

  2.引进新课程。

  3.讲新课。

  4.巩固和深化。

  5.课堂总结,安排作业。

  (设计内容包括教育内容、时间分配、教育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等。中所述情节,对概念设计中的量体体积进行分析

  八、板书板画的设计。

  九、反省教育。

第9篇: 大思政课教案

  第一框同学·朋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知道什么是青春期闭锁心理及其危害,能够说出交友的原则。

  能力目标:能够绘制自己的人际关系树轮图,并能够据此分析、概括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友谊,能够对教材中提供的交友案例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能够运用友谊的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能够恰当的解决自己的交友的困惑与冲突,能够作出负责任的选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愿意和同学交往,不封闭自我。在与同学交往中,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则。接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悦纳他人,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懂得在同学交往中“开放自我,积极交往”态度的重要性及受人欢迎的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才能更好地呵护同学间的深厚友谊。

  三、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班级中同学交往的典型案例,调查班级同学对朋友、友谊的不同看法、倾向性的意见。

  四、板书设计

  1、我的人际圈(1)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2)受欢迎的同学具有的品质。

  2、与友同行(1)什么是友谊。(2)友谊的作用。(3)怎样建立和发展真诚的友谊。

  五、教学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课堂导入

  播放和欣赏周华健的歌曲《朋友》Flash。你想知道你的朋友吗?你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吗。

  活动二: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

  请同学们一起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了解有多少人进入你的人际圈,并在组内进行交流。

  自我分析:你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满意吗?

  活动三:采访同学,传授交友秘方

  每小组评出一个“朋友最多的同学”,并让其他同学采访他(她):“你是怎样去跟同学打交道的?怎样去交朋友的?”

  (小结)交朋友应该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品德会使我们在与同学交往中具有持久的吸引力、较强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也会使自己在集体中具有更高的人气指数。

  活动四:案例讨论理解朋友的涵义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请你用“朋友是可以”的句型编写。

  (播放歌曲《朋友》的背景音乐)同学相互赠送自己编写的“赠言”,传递朋友间真诚的友情。活动五:讲故事,谈友情

  讲述自己与朋友相处的故事,谈谈自己的友情。在故事会后,让学生归纳建立和呵护同学友谊的原则。

  活动六:齐唱歌曲升华友情

  齐唱歌曲《朋友》。结束上课。教学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教学课型、上课班级、时间、节次、课室、教师。

  一、教材内容分析(含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五、课前准备

  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如计算机、网络、投影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的准备。

  六、课时安排:(如2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复习思考与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3.讲授新课

  4.巩固深化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设计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等。)

  八、板书板画设计

  九、教学反思

第10篇: 大思政课教案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责任就是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宣传。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最现实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育中存在着的“三不”问题,即“不敢讲,不想讲,不会讲”。细研根源,我们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遭遇认识论和方法论、自信与自卑的双重瓶颈与危机,造成集体或场域性“失语”“失踪”“失声”,核心问题是教育主体在理论修养和敢于斗争精神上的贫困,即教育主体的动力不强不想讲、担当不够不敢讲和能力不足不会讲。

  作为意识形态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必须敢于斗争,主动掌握话语权,以稳立社会政治与思想文化的高地,因此,需要有生命自觉和责任担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什么要“发声”,当然是要取得并掌握话语权。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思想,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其话语权的巩固事关国家、民族、政党的兴衰成败。信仰坚定则敢讲,理论纯熟则能讲,能力过人则善讲,思政课教师只有将“敢讲、想讲、会讲”融入自己的工作实践,才能体验这一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快乐,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传播主体的方式和能力,思政课教师要着重解决好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的困惑,以及解决不想讲、不敢讲、不会讲的难题,进而实现“敢讲、想讲、会讲”。针对“不敢讲,不想讲,不会讲”等“营养不良症、贫血症和软骨症”,思政课教师更要有敢于斗争精神,要“敢讲、想讲、会讲”和“勇于、善于、敢于”发声,以“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等八个“相统一”为统领,增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

  立思想武器破错误认知

  一是要明确“讲什么、为什么讲、谁来讲、给谁讲、怎么讲、讲的怎么样”的问题。首先,“讲什么”的问题。非常确定,讲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完整形态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包含“本来”马列主义,也包含“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次,“为什么讲”的问题,***总书记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基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讲”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框架、特定视角确立话语权和领导权,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等,避免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和领导权发生“颜色革命”。再次,“谁来讲”的问题,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包括思政课教师,这是由他们的责任意识决定的,即他们承担的责任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传播,这是他们职业生活的基础性构成。再次,“给谁讲”问题,思政课教师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一个首先应当明确的问题。我们党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则通过教育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是教育人民群众,使其认识自己的利益,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的重要方法。那么,“讲”的对象就是全体人民群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再次,“怎么讲”的问题,群众往往是对外部知识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兴趣

推荐阅读:

  开学第一课班会课件教案10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范文例子

  好玩的玩具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安全教案反欺凌集合3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怎么写

相关文章

文学范儿logo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用户投搞发布,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支持IPv6 辽公网安备21010602000989号 辽ICP备2023001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