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关于七夕情人节的话题作文》是文学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关于七夕情人节的话题作文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2.关于七夕情人节的话题作文
农历七月七日之夜,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与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与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与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3.关于七夕情人节的话题作文
一场七夕的雨水,沿着季节更替的罅隙,涉过喧嚣的拥塞与燥热,终于漫过夏的枝头,从一片葱茏炽热中缓缓剥离开来。方寸处,水中央,如莲的心事,依着漫天翡绿的荷叶,一丝丝,一圈圈,濡湿了时光的罗裙。初秋薄凉的气息,携着七夕姗姗登场,似刚离落的莲子,传播着无可比拟的嫩香和微润,幽沁入心,微微醺神。
这座南方城市的天空,被水湄和烟青包裹着,如梦,似幻。晓起的晨风,踩着不绝于耳的唼喋破窗而入,似有隔年的檐雨滴答,叩响那一株泊窗的木棉。葱郁的枝叶间,少了红色的花朵,恍然惊觉,又是一度鹊桥会。
八月遍地桂花香,一瓣一片入新凉。伴着七夕这场难得的微凉和清新的雨水,心情出乎意料地好起来。不仅仅为了一个七夕,而是因为淡定了一种守望,于轻薄的凉风中坚毅而强烈,犹如一场动人心肠的喜剧刚刚开始,重于那份心情,疏了眉眼的妆点。
抬首向北,轻轻地抱紧双臂,像个小孩似地趴在窗玻璃上,静静观摩一场七夕雨来时的踪迹。心神却飞越八百个昼夜的轮回,五千里尘路的遥远,认真地拾起了经年,咀嚼着流光渡人的感觉:不知不觉过了可以任意轻狂的年岁,真的好想像旧时模样,赤足读雨,享受雨水的淋漓。
幸好有你一路相携,在宠爱的目光里纵容着我的任性和天真。此时,好象轻挽你的大手,温润而有力,于细致的呵护中,临一帘烟色青楚的秋雨,原野移步,珠水傍依,斜风细雨,不思归晚。